千里同好,堅於金石…中國正拯救世界

在3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有關部門領導宣佈,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已經分4批,向89多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給予了抗疫援助。現正在制訂第5批援助實施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候,國際社會給予了無比寶貴的支持和幫助。先後有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向我國領導人表示支持和慰問。有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抗疫鬥爭提供了大量援助。

就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出現勝利曙光之時,新冠疫情又開始在多國爆發蔓延。為此,剛剛戰勝疫情,初步穩定局勢的中國,又主動抽出手來,對有需要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有人說,這叫“千里同好,堅於金石”。也有人說,這叫“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這裡有兩個有趣的例子:

當初中國發生疫情時,意大利贈送了中國4萬隻口罩。而當意大利疫情爆發後,中國不僅送給意大利幾百萬只口罩和大批醫療物資,還派出了醫療專家組。於是意大利外長迪馬約在談到中國的援助時說:嘲笑我們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人,現在應該承認,正是對這份友誼的投入,讓意大利有能力挽救生命。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中國正拯救世界

再一個是日本豐川,和中國的無錫是友好城市。今年2月初,他們增送給無錫4500只口罩,以用來抗擊疫情。後來,日本疫情蔓延,豐川市口罩庫存告急。於是,豐川市市長竹本幸夫3月23日公開表示,“此前向無錫捐贈了一批口罩,如果對方有庫存,剩下的能不能退還一些。”得到這個信息後,無錫市高新區立即籌措了5萬隻口罩,並於當晚發給豐川。包裝箱上寫著:“致豐川: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隔海相望,櫻花滿開;眾志成城,戰疫必勝。”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中國正拯救世界

國務院新聞發佈會的消息說,中國政府此次援助的89個國家中,包括28個亞洲國家、16個歐洲國家、26個非洲國家、9個美洲國家和10個南太國家。援助物資主要包括檢測試劑、口罩、防護服、隔離眼罩、額溫槍、醫用手套鞋套以及呼吸機等診療設備。另外還有醫療技術援助,主要採取派遣醫療專家組的形式,開展經驗交流,提供診療建議。此外,許多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民間機構和個人,也參與到對外援助行動中來。

到3月26日,除中國外,已有197個國家和地區出現新冠疫情。這也讓人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援助對象,是如何來選擇和確定的?

據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介紹,中國在確定提供抗疫援助方案的時候,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當地疫情的嚴重程度,當地醫療衛生條件;二是有關國家向中方提出的具體的援助要求和需要;三是中國政府自身所具備的能力。我們在充分保障國內抗疫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妥善制訂援助工作方案。

有些國家,或者疫情較小,或者自身具備防控能力,不需要援助。也有些國家,雖然疫情嚴重,防控任務很大,但人家沒有向中國政府提出援助要求,我們也不好主動伸手。還有一些國家,與中國的交情和關係,還沒有達到相互幫助的程度,所以他們不願開口或不好意思開口。當然,中國也要量力而行,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量給其它國家一些幫助。

除了政府援助之外,我們也發現,有很多的國家,都在向中國企業發醫療防護用品以及其它市場急需物資的訂單。有一個國家,竟然訂了5億隻口罩。這對中國企業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一方面,幫助世界各國戰勝疫情;另一方面,又能夠保證自身復工復產,走上正軌。

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中國不僅是一個製造大國,而且是一個能夠戰勝疫情的抗疫大國。我們有雄厚的產能,又有豐富的抗疫經驗。在這個關鍵時刻,理應發揮創造潛能,展示大國風範,為全世界的抗疫大戰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