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员工,切莫与老板对着干

出名前,冯小刚在王朔的小说中出任过各种角色。有一次,他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向大家传授拍马屁的高深学问:早在原始社会,人这玩艺儿是没工夫拍马屁的。随着人类智慧的增加,学会狩猎,学会采植,于是,就有首领――闲人出现。闲人开始考虑“我是谁”、“我跑这个山洞里干什么”诸如此类的人生哲学问题。疑问让人困惑,困惑就是需求,于是出现一个崭新的行业,专门替闲人解决这些问题:你是谁?你是圣人;你跑这个山洞里干什么来了?你拯救世人来了。瞧瞧,拍马屁的行业就这样出现了,日新月异,飞快发展,至今方兴未艾。

身为员工,切莫与老板对着干

这种解释,蛮有味道,还巧妙切入马斯洛需要学说――吃饱了、喝足了、安全了,就需要有人关心、有人爱护、有人尊敬,挺对路子。

事实上,人类自原始社会起,就有拍马屁的风气。说穿了,拍马屁就是赞同,就是支持,就是认可对方的观点和意见,就是承认对方的价值,双方最终产生一种认同感。千万不要认为这种认同感是人性的弱点。说起早期的原始社会,很不像话,清一色非法同居,而且是男女混杂同居。有一个好处,就是剑齿虎来了,大家可以分头逃,总有几个运气好的,从剑齿虎的嘴边逃掉,换个地方,继续繁衍人类。混杂同居也有一个坏处,就是生下的孩子,弄不清楚孩子的爹

是谁。

有人会想,弄不清楚更好,自己正好可以混水摸鱼,让别的原始人替自己养孩子。问题是,如果所有的男原始人都是这样想的话,孩子就得靠女原始人一个人养活,在那种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女原始人都朝不保夕,还顾得了这么多孩子?

身为员工,切莫与老板对着干

这件事情,还得孩子想办法。刚刚出生的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基因可以选择让孩子的相貌像父亲,孩子出生后,吊儿郎当的男原始人,探过脑袋一看:“这不是一个小一号的我吗?剑齿虎来了,我得先抱着孩子逃。”于是,相貌长得像父亲的婴儿们活下来,顺利传承后代,延续至今。原始社会的人类就是靠这种认同感活下来的。没有找到这种认同感的人,都被剑齿虎打了牙祭。

有关原始人的原始感叹,后来,又披上神秘的文化外衣。说起来大家都非常熟悉,这句话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只要有两个家伙情人一样地深情注视,脱口冒出这么一句话不用想,这两人的合作已经开始,多半都会成功。

身为员工,切莫与老板对着干

好员工都是合作高手,成功者更是熟谙合作的技术与技巧。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非得学会合作不可。你要想在公司里成功,非得和老板合作不可,不管老板愿意不愿意和你合作。在公司,想和老板合作的人太多,就要看谁的合作技巧高明,谁就能够成为好员工。

孩子的相貌像你,你就会产生亲近怜爱之情。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你就会产生惜惜相惜之感。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支持老板吧。因为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等待别人的附和与赞同。在中国历史上,导致大臣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就是跟皇帝顶嘴。不是皇帝不知好歹,只不过人家已经做了皇帝,你还不肯满足人家“获得尊重的需求”,你死都白死。

身为员工,切莫与老板对着干

要知道,任何人都没办法跟一个反对自己的人合作,我说什么,你就跟我反着来,怎么合作啊?

不过,你将合作简单地等同于学会拍对方的马屁,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

商场上有句话,叫作“达成共识”。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生意场上。你要发财,我也要发财,是你给我添堵,你就能发财?还是我给你添堵,我就能发财?大家有共同的想法,共同做同一件事情,才有发财的可能。

每个老板都在苦苦等待愿意和他一道发财的人。

老板一个人发不了财,非得靠员工不可;员工一个人撇开老板,更发不了财,非得依靠老板不可。劳资双方从最初就已注定合作,撕扯只能两败俱伤。

那么,老板愿不愿意和员工合作?

废话!老板不愿意和员工合作,他开公司干什么?

摘自《商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