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要“漫遊”也要“長遊”

健康碼要“漫遊”也要“長遊”

疫情之下,健康碼成了出行“神器”。掃一掃便知身份信息和健康狀況,大幅提高了核驗工作的效率和精準度。但在普及應用中也遭遇了一些“堵點”,“一城一碼”“各管一段”等現象,給跨區域流動的人們帶來新的困擾。為“健康碼”清障提速,要堅持全國“一盤棋”,開展跨省、跨區域互聯、互通、互認,同時想得長遠一些,在後疫情時期,讓“健康碼”換個姿態活下去。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健康通行碼”展示。戎利彬攝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新華社

健康證明,不能“一碼歸一碼”,不能僵化處置,不能人為增加不必要的“關卡”與限制。應當看到,各地當前對於風險等級評估,基本上都是依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的風險劃定標準,有著標準的一致性;“健康碼”的發放、健康證明的出具,也多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標準。實現健康證明的互聯、互通、互認,有著客觀的可行性、必要性與重要性。

光明日報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已經發生較大轉變的情況下,相對於群眾日益迫切的互認需求,“健康碼”表現出很大的不適應,需要更好突破創新,適應人員流動需求、儘快實現全國互認。要強化全國整體統籌,至少可以先實現低風險地區之間或相同響應級別下的互認;要完善制度建設,注重隱私保護,對於抗疫過程中各類“健康碼”所蒐集、產生的眾多個人數據要在“疫後”進行妥善處置,防止發生不當洩漏,損害群眾切身利益;要重視沒有“觸網”特定人群,設計並實施好面向特定人群的“健康碼”替代方案。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北京日報

有碼不認、有碼難行,給為“提速”而生的“健康碼”帶來了很多無謂損耗。當務之急,除了在技術上做文章,相關部門更要從制度上疏通堵點。具體到現實場景中,則更需要講究方法、體現溫度。目前,疫情外部輸入風險增大,各地口岸管理的嚴格程度不一,有些非重點地區的無症狀感染者很可能成為“漏網之魚”。這個意義上看,是否統一全國各地的入境管理政策等,確保“健康碼”名副其實,為互通互認打下紮實基礎,也應成為相關部門思考的重點。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網友甲

期待統一,這樣更方便我們出行,也不用一直換。

網友乙

希望越來越多的東西可以信息化!方便又快捷!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關於“健康碼”,你怎麼看?請在文章的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健康码要“漫游”也要“长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