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是最近叫的最响的,真的有效果吗?学生们能说说吗?

沉默之无言的教育


不同年级的学生效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针对初三高三这样的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停课不停学,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去复习功课,迎接中考和高考。

对于非毕业班的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难免孩子也会对网课感到枯燥。

这一点主要跟孩子的自控能力有关,有的孩子上网课的时候就是存在挂号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呢,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对于自控能力好又有学习计划的学生来说,停课不停学,可以让他们更好的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跟上学校的步伐。


灿烂的小葵花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向学校扩散,保障亿万师生健康,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在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为全面了解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基本情况,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针对全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网络学习情况、学生网络学习的满意度以及软硬件条件等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7939份,其中,小学生54387人(占69.8%)、初中生19022人(占24.4%)、高中生4530人(占5.8%)。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也提出了在线教育如何“不掉线”的对策建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国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广大学生在学校和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在“云端”相聚学习。这种居家学习和网上教学方式学生能否接受,实施效果如何?学习场所由学校转移到家庭,居家学习完全不同于学校班级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活动,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课题组针对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硬件条件、学习内容和计划安排、教师和家长责任、学生的自觉和自律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

1.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满意度总体较高

绝大多数学生认可网络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77.3%的学生认为在不能到校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网络学习是个好方式,72.9%的学生对居家期间的网络学习方式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关于在家学习效果,近七成(69.4%)学生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2.9%的学生持有“非常不满意”的态度。可见,在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学习方式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从群体分布看,北京(83.4%)和山东(83.2%)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更高,乡镇和农村学生(72.7%)、中等成绩以下学生(67.8%)、民办学校学生(65.4%)、高三学生(62.2%)、家庭条件较差学生(55.7%)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依次降低。

不同学段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不同,但总体差异不大。关于网络学习的满意度,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平均得分依次为2.27、2.14、2.34(满分为4,如下数据均采用同样标准)。高中生满意度平均得分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初中生得分最低。这主要与高中生人格成长愈加健全、学习意识更为主动有关,初中生则多处于叛逆期,学习积极性低于高中生,而小学生则对于网络学习方式感到好奇,致使满意度略高于初中生。

城乡不同学校中小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不同,但总体差异不大。调查显示,居住在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依次为2.25、2.18、2.26、2.23,表明居住在城市和乡镇的学生满意度略高于县城和农村学生,但县城学生的满意度低于农村却值得关注,或许说明农村学生相对于县城学生,对学习的渴望更高。

学生成绩排名与网络学习满意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据分析表明,成绩优秀、良好、中等、中等以下的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依次为2.19、2.24、2.26、2.35。可见成绩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较高,成绩优秀的学生满意度最低。这可能是因为成绩中等及以下学生更喜欢自主化、非正式的网络学习,更倾向于摆脱学校教育的强制性规定,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由于对自身要求较高,网络学习难以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导致满意度较低。

2.学习资源对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影响最大

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时长和学习负担表示满意。调查表明,69.4%的学生对居家学习期间的总体学习效果表示满意。具体来看,84.2%和83.8%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的内容安排和时长合理;83.5%的学生对居家学习期间的内容和课程表示满意,77.9%的学生对学习负担满意,77.3%的学生对学习条件和资源满意,76.1%的学生对学习计划和安排满意,72.8%的学生对学习方式和方法满意。就学习内容的安排看,学生认为排在前三位的理想学习内容依次为疫情防护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文化课程学习、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说明,除了文化课学习之外,在特殊的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小学更加关注健康教育、疫情防护知识教育。

学生对影响居家学习效果的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家校支持等四个因素满意度均较高。其中,学习资源对学习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课程设置、平台使用和家校支持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84.2%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的内容安排较为合理,能够满足自身需求。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设置等要素较为满意,对开展网络教学的反响较好;在学习资源方面,11.4%的学生对在家学习条件和资源“非常满意”,66.0%的学生选择“满意”,可知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学习资源的提供情况良好;在平台使用方面,83.2%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平台可以满足学习需求,可见学校在网络学习的平台保障方面工作成效较好,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筑牢基础;在家校支持方面,85.6%的学生认为家长在自身网络学习过程中提供了辅导和帮助,可以推断家长在互联网、课程提醒、后勤保障等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支持作用是较为明显和有效的;在教师支持方面,九成以上的学生反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提供网络学习的技术指导、帮助选择网络学习内容,可知虽然处于非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时期,但教师在学生网络学习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视。

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四个因素中,学生对家校支持的满意度最高,对学习资源的满意度最低。可以看出,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家庭的支持、监督保障和教师的引领支持作用是十分有效的。疫情期间,学生主要学习场所在家庭,父母及时督促子女学习、有效进行课后辅导,教师远程指导学生选课、实施教学、答疑解惑,家校共通,合力完成网络学习的重要任务。尽管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学习资源提供情况良好,但学生对学习资源的满意度却最低,这看似矛盾的评价也说明,由于学校网络学习资源积累少,教师学习资源开发不够和供给不足,还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多样化的需求。

学习资源与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度最高。分析结果显示,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使用、家校支持均与网络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学习资源与学生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度最高,说明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越满意,其对网络学习整体越满意;课程设置相关程度仅次于学习资源,可见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内容、方法、时长等方面较为关注,学生是教学主体,对课程实施感触更为深刻,课程设置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家校支持相关性略低,可见学生更为关注的是网络教学中的课程与教学,家校支持属于外部支持因素。从回归分析来看,同样支持这一判断,在四个显著相关的因素中,学习资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高,课程设置和平台使用次之,家校支持最低。

3.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如何?

从调查可知,中小学生对延期开学期间实行居家在线学习是认可的,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效果是满意的。综合分析,保障中小学生居家学习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五个问题。

网络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客观条件。延期开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学校回到家庭,师生教学活动从时空一体到时空分离,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畅通的网络和适宜的网络学习终端成为学生居家学习的基本条件,调查表明:学生家中安装互联网、拥有可用于网络学习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9.6%、96.4%。从群体分布看,北京、山东、重庆等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该项比例更高,大中城市学生家中拥有互联网和网络学习设备的比例分别为93.2%、97.4%,但农村学生该项比例分别为81.9%和91.3%。另一方面,对网络学习环境的适应性,成为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又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仅有53%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适应网络学习方式,47%的学生认为不太适应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方式,45%的学生因为要在家进行网络学习而感到焦虑,且48.1%的学生认为家长也因为自己的网络学习安排而感到焦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操作不熟练、学习资源太乱、网络崩溃、学习环境不好等问题影响了总体学习效果。

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自觉和自律是学生重要的心理品质,是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37.1%的学生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学生居家学习,师生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学的,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班级教室的实体学习空间,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管控能力削弱。

课程内容安排是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教育因素。为了解学生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需求,调查中引导学生按重要性大小对疫情防护教育、文化课程学习、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艺体教育等方面进行排序,调查数据显示疫情防护教育和文化课程选择排在前两位,可见,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最关注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79.9%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文化科目(语数外等),但同时73.8%的学生认为居家学习应该安排更多的实践类课程。

教师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教学因素。调查表明,课程设置、学习资源、平台使用和家校支持均与学生网络学习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资源与网络学习满意度相关系数最高。今天的中小学生已不满足于教材知识本身的学习,他们迫切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已不满足于教师单纯的讲授式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特点,中小学教师要加快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转变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以教为主向帮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转变。

家校合作共育是影响学生居家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居家学习,学生的学习需要家校双方的共同支持。调查表明,网络学习中,学生认为给予最多帮助的是教师和家长,分别有93.5%和93.9%的学生认为教师提供了网络学习的技术指导和内容指导,且94.1%的学生对教师责任履行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家长作用方面,72.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学习时需要家长的协助,学习过程中85.6%的学生对家长给予的辅导和帮助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且相较于爸爸(78.1%),学生对妈妈(88.9%)的满意度相对更高。这说明,应进一步提高家长参与学生居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东升天下


有没有效果的,得看师生的配合,如果老师在网上讲,学生不用心听,或者根本连麦都不开,有效果都会没有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