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自爆對不起二女兒: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曾看過小S發過的一篇文博:“我二女兒生日竟然送了我一朵康乃馨,因為她說沒有我就沒有她!我是何德何能生了一個這麼孝順的孩子,感謝老天爺啊!”

小S自爆對不起二女兒: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照片中,小S拿著一束康乃馨,緊緊的擁抱著二女兒感動到飆淚。同時,引來眾多網友評論:

小S自爆對不起二女兒: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二女兒真的一直很孝順”“老二真的很貼心,但是你對她的關心是最少的”"許老二之前最不被你重視,但卻偏偏最懂事".......

的確,在綜藝節目中,小S就曾自爆說三個孩子中,二女兒是最懂事的那一個。


因為上面有第一個最被疼愛的大姐,下面有個“老疙瘩”妹妹,在養育上,二女兒也沒有受到自己特別的在意和照顧。

尤其在剛生老二和老三時,她擔心老大會吃醋,就處處顧及老大的感受。

可在生了老三後,老二更是被冷落了。

但也正因為二女兒從小不得寵,她經常用懂事討得父母的歡心。

就比如,小S經常會使喚二女兒:每天晚上都會讓她去倒一杯水放在床頭,並且溫度要控制得剛剛好。孩子每次都會乖乖去做,做得也很好。

孩子過早的懂事,也是讓小S很心疼,很愧疚,還曾經特別發微博向二女兒道歉。

小S自爆對不起二女兒: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其實,像小S二女兒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也很常見。

記得之前很火的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女主角德善就是個很乖巧懂事的孩子。她生活在一個五口之家,除了父母,還有一個姐姐和弟弟,作為二女兒,德善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永遠被父母忽視。

兩個荷包蛋,一個是姐姐的,一個是弟弟的,她只能吃她並不愛吃的豆子;

兩個雞腿,一個是姐姐的,一個是弟弟的,父親揀給她的,是一個雞翅;

母親會給姐姐買新衣服,父親會偷偷給弟弟買“世界盃”冰淇淋;

煤氣中毒,姐姐和弟弟被父母背了出來,而她只能自己爬出來;

……‍

其實,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們向大人示好的表現:從來不說喜歡,從來不說渴望;不爭不吵不鬧,把難過和委屈習慣性埋藏心底。

“你要懂事,要聽話”

這應該是大人誇獎誰家孩子最常用的一個詞吧。

可是,做個懂事的孩子,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其實,每一個懂事孩子的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酸。


馬伊琍曾在一次直播中說,後悔自己當初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於“懂事”。

有一次,女兒回家告訴她一件不開心的事。原來女兒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媽媽和寶寶的角色本應輪流當,可是有的孩子總想自己當媽媽,還逼著愛馬一直當寶寶。愛馬覺得心裡很不舒服。


馬伊琍對女兒說“你完全可以拒絕”,愛馬卻說“我不敢”。


女兒的膽小,讓馬伊琍痛心。她聯想到平時只要自己說話聲音大一點,愛馬立刻會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為了讓嚴格的媽媽喜歡自己,讓媽媽高興,愛馬總是小心翼翼,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不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或許很多家長都喜歡懂事、聽話的孩子,但是,作為一個年紀幼小的孩子來說,如果可以被任性寵愛,誰會想要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


教育學者尹建莉說,“孩子在本該‘率真自我’的童年時期,被迫放棄成為自己,生命能量無法用於正常的成長,過多地消耗在了應付他人上,這種痛苦極為深刻。”

有句話說,嬌縱有人疼,懂事遭雷劈。每一個肆無忌憚的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可以無所顧忌給他收拾爛攤子的父母;每一個懂事忍讓的乖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要給家裡添麻煩的行事準則。


我們雖然不希望變成一個給孩子收拾爛攤子的父母,但我們也不希望養成一個懂事隱忍的孩子。


在一個童真的年齡,大可以不必太過懂事,不必言聽計從,沒必要事事約束,不許犯錯。家長們需要知道,我們不需要一個以隱忍、自卑為代價的懂事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有健康積極的人格,在本該肆意的年紀,做好成長該做的事情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