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今年1071萬高考生延期一個月開考,高校錄取開學也延遲一月


1

2020年高考,註定是最有爭議的一年。

2020.3.31,懸在所有高考考生和家長心裡,人生最大重頭戲明朗了:高考延期了!不僅是延期了,而且延期一個月!

重磅!今年1071萬高考生延期一個月開考,高校錄取開學也延遲一月


具體如下:

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

目前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還沒有給出通報,但是至少也是延期一個月。

另外北京市也沒有公佈,作為境外輸入比較多的省份,會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今天(2020.3.31)幾個關於教育的重磅消息發出,有網友開玩笑,因為明天是愚人節,避免不相信,所以今天全部一起宣佈。

對應的,高考延期一個月後,今年高考後填報志願和錄取時間將較往年整體推遲1個月左右。

本科錄取預計在8月底結束,專科錄取預計在9月中旬結束。

再相應的,開學也延遲一個月,預計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陸續開學,高職院校一般在10月初開學。

雖然有幾個延期,但是卻也有三個條件不滿足不開學:

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之前不開學,

在學校的基本防控措施到位之前不開學,

在校園和師生的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之前不開學。

這些是措施是必須的,畢竟學校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而且跟復工復產不同的是,一直在上網課。

為何會延期:

1)健康第一。

健康為1,學業,財富,感情都為0,1倒0不存在。

2)公平第一。延期一個月可以有多一點時間集中學習。

2

高考延期,幾家歡喜幾家愁。

高考考的是三個人群:家長,學生,老師。

這三個綜合因素會影響高考最後的成績,學生為主體,自然是最重要那個。

家長有很多類型,基本上由孩子的學習成績來決定態度。

一個年級,班級成績也有上中下三種。全體成績遠優於其他班級的叫火箭班。學習成績中等的叫快班,還有快樂畢業班,只拿畢業證的。

這些叫法並不是每個學校相同,但是基本上構造相似。

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成績好的上十人,中等十幾人,成績下游十幾人。

重磅!今年1071萬高考生延期一個月開考,高校錄取開學也延遲一月


上游成績,一般發揮穩定,自學性,自主性,自律性,計劃性,實戰能力,都很強,基本上不需要老師和家長怎麼操心。

這類學生,考取重點好大學的概率非常大,不出意外,基本上全中,特別是發揮穩定的前三名。第四到十名不是985,211,也是一本。

學習成績差的,老師明白短期內是不可能一破沖天的。

所以只要是不搞嚴重破壞,那些打瞌睡,不交作業,雖然也會氣憤,也會偶爾提出批評,但是不會刻意管束,要求完全合乎規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些學習成績差的,也有黑馬,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老師多少就有點不是全心全力了,這也是現實所趨,畢竟老師精力實在有限,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

但是這類學生,家長是最暴跳如雷的。

學習成績中等的,自律性,自主性,各科學習完成度介於好成績和差成績之間。也是最需要老師和家長通力合作的。既不能督促過度,也絕對不能疏忽大意。

這類學生,如果用功努力,考上的機會相當大,如果倏忽放任,考取的概率就變低了。

所以,對於老師來說,這類學生是最需要花時間精力的。努力了,考取概率大,不努力,考不上,自己良心過不去。

中等成績學生最多,最重要的是,這類學生的成績基本上不穩定,如同過山車一樣。

狀態好了,那個單元內月考成績好,下一次狀態不好了,月考成績巨滑。

老師,特別是家長的心,也跟著過山車。

重磅!今年1071萬高考生延期一個月開考,高校錄取開學也延遲一月


所以對於中等成績的學生,家長也是不同的,有焦慮著急,暴跳如雷,直接跟孩子對乾的家長:當面鼓勵和笑臉,背後心焦如焚的家長;小心翼翼,頂多把孩子的飲食生活照顧好,生怕引發孩子暴跳如雷的家長。

對於今年高考來說,沒有準備好的學生,無異於一個利好消息。

特別是那些學生成績過山車的,時間多,準備充足,是很有必要的。

而有些覺得自己精力透支嚴重,成績不錯的學生來說,延期只是讓其更勞累而已。

對於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來說,對成績已經失去信心,再繼續學習下去,就未免是煎熬。

有的學生非常高興:我去太棒了吧,我要利用這個大好機會。

不管是哪種情況,高考都是相對公平的一次決定個人人生命運的比賽。

3

今年的學子們,會以為高考是延期一個月,事實上這是早期高考的日子。

文化大革命之後恢復高考,就開始了中國教育新篇章。

從1979年起,高考時間定為7月7日,7月8日,7月9日,直到2002年,高考時間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其中有一年比較特殊,1983年高考時間為7月15日至17日。

在2001年,教育部公開宣佈從2003年開始,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從7月提前至6月。

這個考慮是多方面的,最主要還是天氣原因,中國除了東北嚴寒,沿海熱帶之外,基本上屬於一年四季分明的天氣。

全國到七月份,基本上有一個月以上酷暑難耐,這對於本就學習壓力特別大的學生來說,很是煎熬。另外七月份也是颱風頻發,洪澇災害高發時。

湖北武漢,是全國著名火爐,到七月份高溫40度,這種熱是燜熱,紅燒,火烤,桑拿,高溫,高溼,高紫外線。

至今還記憶深刻,那個時候正是最悶熱的時候,平時靜坐,就汗如雨下。

高考還有一巧,基本上都會下暴雨。

這個天氣跟清明節一樣,十有八九都會下雨。

就像電視電影鏡頭,只要是重大事件,就有雷暴雨烘托氣氛。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近年來高中也將納入普及教育。

2019中國高考人數1031萬,歷史最高峰1050萬,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

2011年到2015年,我們高中階段的入學率從84%到87%,逐年上升。

如果說以前一次中考又一半學生進入高職高專,只有一半人進入普通高中,而普通高考進入大學,又會淘汰掉近一半。

近幾年這個魔咒被打破,高考獨木橋在改變,而因為高考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正在從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

4

高考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心裡最痛的那個痛,也可以是痛定思痛直後的人生開掛。

父母的教育背景和金錢實力會對孩子有一定影響,而教育觀念,陪伴又是隱形的。

高考考的是智力,拼的是體力,更是對自己,對父母的全方位大考驗。

教育興,則國家盛。

2020年,一個特別的一年,預祝這些學子們考上理想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