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笔健意纵横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笔健意纵横

纵使人间失格,爱与美仍是智慧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付如初老师责编王鼎钧自选集《江河旋律》,有幸成为书评圈最新约评活动,群内热情高涨,我更要主动请缨参战。王鼎钧当代著名华语大师,散文大家,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台湾文学崛起的山梁”。王鼎钧作为高产作家,人生经历丰富的老者,我有必要梳理一下他的创作历程和人生履历,这也是读一本书之前必做的功课。王鼎钧目前共出版40余部作品,主要作品有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人生四书”《我们的现代人》、《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黑暗圣经》,“作文四书”《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子》等。王鼎钧一生淡泊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

王鼎钧先生文学风格的形成受沈从文和夏丏尊两个人影响最大,他说,沈从文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我”的写作气质和沈从文最相契合。王鼎钧是文学赤子,膜拜故乡,顶礼美。他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杂文、新闻评论等,其中散文成就最高。

王鼎钧的一生历经坎坷,现已是九十五岁高龄,1925年出生于山东兰陵,少年时代因抗日战争离开家乡,跟着父亲打游击,当过国民党宪兵,做过解放军俘虏,半生辗转流离,历经世间疾苦,1949年来到台湾,先在(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辑,后又担任多家报刊编辑、主编。1979年应聘到美国大学任教,定居纽约至今,同时也再未返回大陆或家乡。王鼎钧少年受母亲影响成为基督徒,笃信基督的博爱,后又是佛经读者,志以佛理弥补基督教义之不足,再加上传统的东方儒释道影响,多元文化构成了王鼎钧的精神底色。

《江河旋律》共分为“美文选”、“变体选”、“杂文选”三辑,跨越作者七十年的写作生涯,有此一本入手,可以领略作者不同时期各种文体的文学意蕴。《江河旋律》自选集主要选自王鼎钧作品中的《碎琉璃》、《左心房漩涡》、《情人眼》、《千手捕蝶》、《灵感》、《白纸的传奇》、《黑暗圣经》、《度有涯日记》等。这些作品都是鼎公的代表作品,都值得读者从不同角度,反复理解这些作品,对你的写作方法,人生经验,思想境界提高,都是百利无一害的。鼎公的文章,会让你百读不厌,读出“爱”与“美”来。美源于善,善能化为美,归于美,行善那一刻没有丑人,善行是人的最佳美容剂,令人涤尽俗尘的感觉。书的封面也这样说:“纵使人间失格,爱与美仍是智慧”“智慧会让人下人活容易些。”其实,读鼎公的文章,是读鼎公的智慧人生。读懂了,会让你活的智慧。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笔健意纵横

王鼎钧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第一辑“美文篇”开篇写乡愁,《脚印》是鼎公采用象征手法把“脚印”比作“乡愁”,这样表达更含蓄,更浪漫。正如鼎公开篇说:“乡愁是美学,不是政治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不用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乡愁于鼎公感觉是个字,“被批评家删掉,被修辞学家又放回去。”一个“删”字,把“我”无奈抛弃了故乡,被现实阻隔,想回又不可能回去的惆怅尽情表现;一个“放”字,又体现乡愁的浪漫性,“我”只好把乡愁寄托在美好的梦幻中了,对故乡的浓重爱意在精神上寻求慰藉。表达了鼎公的情感饱满,思想深沉的思乡感情。或许,对于一个不再归故乡的人来说,只有靠写作去抵达故乡的彼岸了。

《情人眼》是王鼎钧非常有影响的一部散文集,也是鼎公先生用“情人的眼”看他所爱的人,看生活中常态的人物和事物,眼睛流露出的是温柔和善意,还有款款的温存,情发乎于心,情是对万物皆有情的真情,有忧患和悲悯的人文情怀。

《旧梦》写人生之梦既虚幻又真实,少年时的梦是共同的理想,友情也是纯真的;晚年的梦是蹉跎,没有梦了,理想就丧失了,昔日的友情被时间疏远的陌生了,再回首恍然如梦,过眼如烟。

《网中》是一篇意蕴丰富,意象指涉深厚的一篇散文,反复读了多遍才渐渐理解,也是第一辑选文中最难突破的一篇,并想到了钱钟书的“围城”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由鱼网想到了人网,网内的人和网外的人,“网中”指的是人类无法突破自我编织的欲望的网。文中这样说:“鱼网一重,人网千重,越过一层,前面还有;穿透一层,前面还有,直到鱼死,网也不破。”读到这里,我才醍醐灌顶,恍然醒悟。原本一个平静祥和的一个小渔村,渔民过着原始的安逸舒适,无欲无求的日子,突然有一天,在海边的沙滩上迎来几个摩登女郎和时髦绅士,还有裸体女郎穿着高跟鞋和尼龙丝袜,打着花伞,戴着墨镜,喝着可乐,毫不遮掩的,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渔村的人们惊呆了,原来外面的世界竟如此新潮,外面的世界竟如此精彩,于是渔女们纷纷出走,精美的海产也随之外流。于是渔村的渔郎失恋了,网还在渔郎手里,可是鱼走了。过几年,渔女带着私生子回来了,渔郎也染上花柳病了。一声长叹!网啊网,你是我的长城,也是我的监狱,网内网外如隔世,人在物欲横流的面前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人的欲望无处不在,层层包裹着你,网外的想回来,网内的人想出去。

面对人生的困难和人性的罪恶,鼎公有着超然的智慧和宗教式达观,让人们学会化解和放下。在《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中说:“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不是数学,不能用加减乘除化解人生难以消化的毒素。化,化种种不平,不调和;化,化种种不合天意和不合人意;化,化百苦千痛和人世的千奇百怪。我爱看邻人,我爱看陌生人,爱看仇人。人的名称,神的形象,动静举止原是画,喜怒哀乐原是戏,慢慢看啊,每个人都是风景。这就是鼎公用“情人的眼”看世界,但愿我们用有情之眼,看出无情人生,看出感动,看出觉悟,看出希望。

《与我同囚》是作者常年在理发店理发面对镜子,感慨镜子见证了岁月在人脸上留下的痕迹,感叹时间的流逝,逝去的青春,人是多么的无助和困惑。“我”与理发小姐同镜,与她同囚,镜中有她的脸,她的脸同样失神而沮丧,更怕人老花谢,失去顾客,更不敢承认自己已婚,同样担心损失顾客,她每天对镜却不看镜,必须带着枷锁生活,这生活中的一切,无关智慧,取决于形势。人面对镜子,赌输了自己的脸。发出理一次发年轻十岁,理四百次发却要苍老的人生感慨。

《告诉你》是鼎公老人表达浓烈乡愁的一篇。看地图上的小黑点就是“我”的故乡,对着故乡的河,“我”渴,泪水潸潸而下。“我”对故乡的朝朝暮暮的思念变的偏头痛,去医院仪器检查也查不出原因来,最后脑科专家告诉“我”,这是心里的病,想的太多,相思的病,这个病如酒精中毒一般,往事是我的杯,泪水酿成相思的酒,日日让“我”泥醉。虽然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鼓噪,保持外表的沉静。但“我”身上每一根血管如同一根长长的电线通到故乡的机器,绵延不绝。如果“我”的歌声飘到你的耳边,就是“我爱你!”,多么深情热烈的感情,乡情千山万水也隔不断。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笔健意纵横

世界上不一定有是非,但一定有强弱

第二辑变体篇是王鼎钧多种文体实验的选集。鼎公的散文语言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讲究语言的锤炼和音韵的节奏,注重修辞手法和叙述技巧,习惯采用联想式意象的运用,提高了整体意蕴,丰富了文章形式美,呈现出一种深邃厚重的意味,表达了他对时代和生命的思考,自己在多年的异乡漂泊,无法释怀的浓厚的乡愁情怀。

《四个国王的故事》告诉你:第一个国王给你的启示是,伟人做着天使与恶魔并驾的马车。“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盗有道,道也有道。成事者必有一德。也或有一恶。”圣人法天——效法大自然。从人的角度上看,大自然是道德的,也是不道德的。“雷霆和雨露,一样是天心。”;第二个国王给你的启示是,道德只宜律己,难已治人。对贤人要用尊敬的,亲近的心情敬他,对小人,用敬畏的心情敬他,更用疏远的心情敬他。并提出警告:“不敬小人,等于玩虎。”还有一个启示是言行合一的问题,状元说:“我照着国王的话去做,可是我混不下去!”“国王他老人家也不照着自己说的话去做啊!他如果照着自己的话去做,他老人家也混不下去啊!”;第三个国王给你的启示是,国王未必能居仁由义,但他必须谈仁义。咱们的文化,给成功人架个框框,做成这个框框的材料就是道德。人在奋斗的过程中要“不拘一格”,成功了再“入格”。入格后有了重大问题还要临时“出格”,问题解决后又回到格子里。第四个国王给你的启示是,勇者必狠,智者必诈,谋者必忍。如何能看清这三种人的面目呢,用“平视”的眼光去看,他身边的人,尤其是利害关系的同事看的最清,下面的人仰视向上看,上面的人俯瞰向下看,只能看到好的一面。这就是王鼎钧《黑暗圣经》的箴言。

《那树》是王鼎钧最为经典的散文之一。这颗历史悠久的大树被伐具有多层的象征意蕴表达,作者笔下的老树有灵性,预知到自己不赢的命运,老树被伐,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让人触摸到生命的悲怆,同时又传达处自然生态环境、人生命运,历史环境的指涉与思考。

《红头绳儿》写童年的“我”对校长的戴着红头绳女儿的初恋,给她写了一封信,分别前夕送给了她,不料送信时恰逢日机轰炸,二人便仓皇分散,直到抗战胜利后也再无音讯。“红头绳儿”成为我今生今世的牵挂,写实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既是“我”美好的初恋,又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祈盼和平生活的象征意蕴。

《道德的傧相》叙述的是道德与不道德的辩证关系。如果一个社会“不道德”能为道德服务,这个社会就是盛世了。说的是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少妇跟着相好的私奔,成为了当时社会新闻,这个少妇就没有脸面回家了。这个新闻记者为了找到这个少妇劝她回家,编织了一系列不道德的谎言;先向少妇单位送公文的小妹行贿问少妇住在哪里;再冒充孩子的舅爷敲开当事人家的大门:再编造谎言自己的太太也是跟着人家跑了,换取男主人的同情心,得到了他们的全家福照片;然后为了赶回报社发稿时间,乘公交车冒充治安官员,拿出戒严通行证让司机先把他送到报社;等第二天那位少妇看到登报的全家福照片,两个孩子需要母亲,男人也原谅了她,一家人在记者的一系列不道德谎言下,一家人终于重新走到了一起,记者挽救了一个家庭,做了一件有道德的事情。这就是把“不道德”撕开,露出道德来。但怕的是“道德”总是为“不道德”服务,道德是技术,是工具,粉饰太平的“粉”,这样的社会,结果就是走向地狱。

《哭屋》写科举制度下“二先生”的人间悲剧,读起来令人悲怆凄侧,原来功名的鬼魂从来没离开读书人,总想考中进士一举成名,面对考试一次又一次失利,一次又一次在书房哭泣,想到了考试作弊,想请个枪手替考不成,最后一次考试再度失利,于是上吊自杀。把无穷的遗憾留在他的哭屋,警醒了后世读书人,要正确看待功名利禄,珍惜生命和家庭的责任。

王鼎钧先生的杂文实力也不俗,他的杂文平和中见机智,简洁中见风趣,亦庄亦谐。他不喜欢鲁迅的杂文,《野草》除外。鼎公坦诚地说,和鲁迅包括他的信徒,气质不同,很难融处接纳,这个气质改变不了。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笔健意纵横

鼎公是文学的赤子,膜拜故乡,顶礼美


第三辑杂文选共选22篇杂文,有读书杂谈,社会现象、日记随笔等。鼎公的杂文态度谦和,有种和风细雨般的滋润,如同一个和颜悦色的老人在讲述他的人生故事,生活中的经验。很受启发,觉得这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人生智慧。他不喜欢用杂文的针砭辩驳,表达立场观点,而更多是冷静客观,没有任何的情绪和主观意见渗入,抛开个人的恩怨和历史的复杂纠葛,宁可唯实也不唯上。鼎公更愿写人间的小人物,因为小人物只有在文学作品里面,小人物才有空间,才有生命,才能受到天下后世的关怀,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有价值。

说实话是文学作家的职志,适合是文学作品的亮点。《老实话》中这样说,不要借钱给朋友,它使你既失去金钱,又失去朋友;男人最大的快乐是满足女人的自尊心,女人最大的快乐是伤害女人自尊心;我们上辈子让父母给毁了,下半辈子让我们的孩子给毁了:达官贵人喜欢和画家、音乐家做朋友,对文学作家只能远离使用;成功的男人背后只有一个女人,失败的背后同时有两个女人。这些大实话对你的生活真适用,让你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鼎公的杂文短小精炼,言简意精,启人心智,富有真知灼见。《沧海几颗珠》、《百感交集》、《有涯散记》都是简练的寥寥几语,却能读出鼎公的隽永妙趣来,读出慈祥和蔼的老人说出的金玉良言来,带给你的惊喜和收获难以言喻,验证了中国那就不能再俗的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和问道问老头,劈材劈小头的民间智慧。

其中《文章的滋味》、《饮食与文学》,读了这两篇后,才能理解读书的滋味,读书如吃书,读书如吃饭,读书与饮食连结,可以增加读书的乐趣,饮食与读书比附,可以增加食物的甘美,饮食有酸甜苦辣咸,读书也是书中滋味长。同时告诉你,读书无需立下宏志大愿,“人间有字处,读尽吾无求”。

这几天读王鼎公,除了认真研读这本自选集外,我还顺着鼎公人生经历这根直线,简单了解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文学现象,宗教信仰等,如左翼文学、台湾文学、华文文学、流亡文学等,台湾我们熟悉的作家柏杨、李敖、白先勇、龙应台、张晓风、简媜、齐邦媛,席慕蓉等,可唯独王鼎钧却被大陆读者忽视了,这需要借读《江河旋律》为契机,去多读鼎公的作品去认识他,了解他,熟悉他。

读鼎公老人的散文,对于我来说,初读挺顺畅,也很喜欢,觉得自己读懂了,挺高兴的,下笔写评吧,一下笔就傻眼了,往大的方面,宏观的方面说比如乡愁、博爱、人生啊,都能说几句,但落实到具体的微观方面或者随便拎出一篇文章让你解析,竟然说不出来了,写不出来就是没读懂,那就再读,一读再读,竞发现还是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涉指。原来我在文学修辞学和叙事学,寓意象征、隐喻式叙述、寓言式叙述、有意识流叙述等,这些修辞手法对于我来说是模棱两可的认知,似懂非懂的状态,这需要我调整以往的读书方式,这是我读散文作家从未遇到的困难。我认为,在我的人生当中,能遇到一见倾心的散文大家,一定要精读细读,反复的读,像回到学生时代听语文老师讲课一样耐心的理解,慢慢品尝书滋味,带着思考去读。付如初老师说:“王鼎钧的书,不让人动情,只催人动脑。”我深有体会。

王鼎钧在《文心和史识》中说,现在作家真多,多少好文章不能尽读,只能靠选本;研究学问的人,读作家的全集;读者不做研究的,读作家的选集,读选本靠选家。选家即行家,行家靠的是眼力和鉴别力,是万中选千,千中选百,优中选精。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的选家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选家的行家又是付如初老师,付老师的书评不同于学院派评论家晦涩难懂的评论,她的书评不但普通读者能读的懂,就连王鼎钧先生看了付老师的书评大加赞赏。这本著作是王鼎钧先生从几十本著作中,精选出54篇各种文体的作品,有意减少和其他选本的重复。也是王鼎钧先生和付如初难得珍贵因缘的结晶。读书一个灵魂走近另一个灵魂的开始,虽然第一次读鼎公的作品,但我发现他的智慧,要想读懂鼎公老人的智慧人生,仅仅是开始。鼎公年近七十才开始才开始人生最重要的写作,去写人生回忆录四部曲,到了八十以后才登顶绽放。

诚实地说,这部自选集,我很多文章读不懂,和群内一文友交流我的这次阅读体会,他说,如果你读完鼎公回忆录四部曲,你遇到的困难就基本迎刃而解了。我又想到付如初老师的评论《王鼎钧:给历史一份判词》中说:“或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王鼎钧回忆录,因为他打捞痛苦,焚烧自己,是为了我们代言。这样的作品,仿佛是文学殿堂中的香草,也仿佛历史黑洞中的火炬,带给人的惊喜和震撼难以言喻。或许,唯有读完全部四卷回忆录,才能更深切体会什么叫“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