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到底講的是什麼內容?有何依據?

陳新詩


天、地與人三者的關係構成了中國文化思想哲學中的三大視野與領域。所謂天者,可以理解為先天天賦、神性神奇和天道主宰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地者,孕育滋養萬物的所在猶如大地之母,可以理解為自然屬性、生態風物和後天勤勉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而人要實現造福世界實現自我就必須要學會溝通天地。一個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渺小的微弱的,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團結起來聯合起來才可能去戰勝困難挑戰實現美好幸福和諧的人間。


雲水合一天


你好,這裡是“陽明悟行學宮”,很高興為你解答:

出處: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示例: 鹹淵想了一會,道:‘行兵須要天時、地利、人和。為今之計,地利、人和倒用不著了,是要講天時了。’

天時:既指有利的自然氣候條件,更指有利的政治環境條件,如三國是的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指佔有有利的政治條件。

地利:泛指佔有有利的地理條件,如三國時的孫權就佔有長江天險。

人和:指人心向被,上下一心,和諧團結,如三國時的劉備就佔有人和一般講“人和”比較符合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和為貴”的追求,所以古話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說法,實際上“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既辯證又矛盾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如三國是的蜀國隨佔有“人和”和“地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最後不也衰落了嗎,而佔有“天時”的魏國卻一直強盛.但總的講“人和”較被人接受。

在說個有趣的“天時、地利、人和"孔子的認識:

第一個,天時,春天快結束了,就不要想夏天 冬天的事情了;

第二個,地利,靠近沂水,就去沂水游泳,不要說我要遊長江,這邊有舞雩臺,就到這裡吹吹風,不要說別的;

再加上人和,五六個大人,六七個小孩,不要說只有一百個人你才出門,這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陽明悟行學宮


天時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孫丑小》一書,敘述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

天時地利人和告訴我們,成就事業要順應這個規律。天時地利人和在戰爭中顯得尤其重要。

古代利用天時地利戰爭而取勝的例子很多,典型的像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曹操率領百萬大軍想一舉擊敗東吳國,東吳將士利用戰船,利用江水和東南風這些有利條件,進行火功,擊敗了曹操的軍隊。孔明的“草船借箭”也是利用大霧和東風這些天時和地利條件,而取得借劍成功。

在現代歷史戰爭中,天時地利人和也表現得淋漓盡致。像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解放戰爭中,面對武器裝備精良和數量對比相差很大的國民黨軍隊,中國軍隊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採取避實就虛和各個擊破,在運動中尋找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等作戰方針。等到時機成熟,從戰略防禦到戰略反功,直到最後取得勝利。面對強大的日本侵略者,我軍採取《論持久戰》的精神,從防禦到相持,再到反功,逐漸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經過長期的艱苦抗戰,最終取得勝利。

沒有哪一次戰爭的勝利,不是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地利比天時更重要,天時要有地利作基礎。比如打伏擊戰,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型,像山溝茂林等。人和是一切戰爭的基礎,軍隊只有團結一致,人心所向,才有戰鬥力。否則,軍心喪失,內部分裂,是極其危險的。抗日戰爭,國共合作,一致抗日,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一致對外,這些都是人和的具體表現。

天時地利人和,講的就是成功的三要素。在團隊一致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天時條件,地形條件等有利因素,化被動為主動,克服困難,直致成功或取得勝利。


大山之林


天地為自然,時,適時,物理根據季節遁巡而生。人和就是根據自然條件遁巡規律,自律應對會理。


Jmx2159392597


《荀子·王霸篇》:“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

讓農民質樸地盡力耕作,不錯農時,不失沃土,盡職盡責。荀子子所指的“天時”指農時, “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

《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意思是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

孟子所指的“天時”是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利”是指有利的地理環境和地形條件,“人和”指人心向背。




塵埃洛依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成語語出《孟子》。原文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天時,指時間上(機遇)的優勢;地利,指空間(地理條件)上的優勢。古人說話好簡略。“天時”,應當理解為順應上天賜予的時機;“地利”應當理解為佔據有利的地理位置。“人和”,應當理解為人心的向背,心之所向。應當看到,天時與地利都是客觀因素,客觀因素再好,再有利,也只是促進事情成功的一個方面,最終決定事情成功與否的還是主觀因素,即“人和”。孟子在他的話裡闡述了在戰爭中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相互關係。這三個因素中最重要的,居於主導地位的是“人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眾志成城”,他強調的是人的力量。


嘿詩


天時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孫丑下》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具體指代,個人理解,可以借用《孫子兵法•計篇》的“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而“人和”則可以理解為“道、將、法”,尤其是道。

那道是什麼呢?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簡單來說,就是得民心,民願意為之死。

至於“將”所需要的“智、信、仁、勇、嚴”,“法”所需要的“曲制、官道、主用”,這是得民心、修得人和的重要因素吧。


夏至文初


《天時地利人和》是孟子寫的一篇文章。作戰中,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成功之路中,天時地利人和為三要素,它涵蓋了成功之路的一切,

一、天時是成功之路的伯樂、

二、機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環境、

三、條件;人和是成功之路的綜合實力(成功的關鍵)。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說:“有利的時令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形不 如得人心,上下團結。

周圍三里內的城牆、周圍七里的外城,包圍攻打它卻無法取勝。

包圍攻打它,一定是遇到了利於作戰的時令和氣候,既然這樣都無法取勝,這(是由於)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利於作戰的地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鋒利,盔甲不是不堅固,糧食不是不多;(士兵)棄城並離開它,這(是由於)利於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心的團結。

所以說:限制人民不憑藉劃定的邊疆界線,鞏固國防不憑藉山川的險要,建立威信、統治天下不憑藉軍事力量的強大。施仁政、得民心的君主幫助和支持他的人會很多很多,不施仁政不得民心的君主幫助和支持他的人會很少很少。得到的支持少到了極點,連族內外的親屬都會背叛他;得到支持多到極點,天下人都會順從他。憑藉天下人都順從他的優勢,去攻打連族內外都會背叛他的君主,所以得道的君主有不戰之時,如果進行戰爭,則必定勝利。


棗莊24小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比較,層層遞進,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最後引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以“仁政”治國的思想。

那麼到底有何依據呢?其實文中已經自證了。緊接著下一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原文如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再接著下一段論證了“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如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其實《孟子》這一段明顯借鑑了《孫子兵法》所闡述的思想。從兵家的角度出發,可以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站得住腳的。《孫子》十三篇,有大量關於戰機的分析,而“地形篇”更是大量分析用兵的地理條件。“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如果一個國家人心不齊四分五裂,我想應該是很容易被擊潰的。晚清時期一盤散沙的中國被列強瓜分,我想能夠驗證這個觀點。

最後引用《破窯賦》一段話共勉吧:“若天不得時,則日月無光。地不得時,則草木不生。水不得時,則波浪不靜。人不得時,則命運不通。”


姜羽豐jyf


這是孟子的話。按我們現在的文明進程,應該反過來看人和地利天時,渺小的人類怎麼能大的過天,舉個例子吧。現在的疫情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這個瘟疫對於天,又算的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