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面對“失配性疾病”對策,不能失配


胡大一:面對“失配性疾病”對策,不能失配 |《人體的故事》有感


近讀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體的故事--進化、健康與疾病》,書從人類進化的角度闡述了疾病,尤其是非傳染性疾病(即人們常說的慢病)發生發展的根源,以及正確的應對策略。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教授。他提出慢病的根源是人類生物學的進化極為緩慢,需經過數十數百代的漫長進程,而人類的文化進化帶來的生活方式的變化都極為快速。短短的30-40年,變化天翻地覆。


大家回憶一下,不到半個世紀,每天早晨和傍晚,長安街上的壯觀,令西方造訪者感嘆不已的自行車洪流,變成了汽車的“停車場”。人們不再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上學,購物,去看電影,劇場;可以足不出戶或以車代步完成所有這些日常活動;進門找電梯,很多年輕人,二層或三層樓都懶得爬;出門就開車或“打的”,兩三站路都不願走。


晨起到公廁蹲便時的下蹲動作本身就是很好的常規運動,但現在變成了舒適的坐便;一代一代年輕人,甚至已不會不能做下蹲的動作了;剛剛走出短缺經濟年代的人們,把剛剛鼓起的錢包裡的人民幣,大量消費在當下極易獲取的不健康物品和食品,如菸草、糖、鹽、油、肉、精深加工的米麵以及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 ,西方的垃圾食品成了少年兒童的青睞,從小喜歡上這些洋垃圾,成為一生健康的禍根。


胡大一:面對“失配性疾病”對策,不能失配 |《人體的故事》有感


“身體好、學習好和工作好”三好變成“一好”——學習好。不輸在起跑線上,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都需要考高分。爭上名校,畢業後還需博士帽。其他行業不說,想在大城市大醫院找個位置,戴個博士帽是“起步價”;就業了,又不停地申報課題基金,發表SCI論文,住院醫--主治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在醫學院校附屬醫院還需要另一套教學職稱: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導,博導;有更大上進心者們還要跑“院士”。


當醫生的,除了臨床看病不重要,其他都重要。把其他跑完了,一生再也學不會看病了。很多人沒悟出,臨床功夫是“童子功”,從年輕時在臨床“摸爬滾打”,苦練出來了。工作是“5+2”,“白加黑”,熬夜,睡眠被剝奪了,睡眠障礙成了最流行的疾病之一。


丹尼爾·利伯曼指出,儘管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諸多好處,但眾多的文化變化也改變了我們的基因與環境的作用,誘發了許多健康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

“失配性疾病”---我們現有的與舊石器時代相比在生物學變化不大的身體,根本不足以或不能夠適應快速改變的現代環境和行為導致的疾病。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由於人們連吃東西咀嚼的動作都越來越弱化,人類已沒有充分發育的下頜骨容納牙齒的排列,“智齒”成為兒童牙科常見的要處理的病痛。


儘管生物醫學技術針對患病、疾病復發,甚至進入終末期的病情大展身手,日益在延長人類的預期壽命,但帶病生存不僅給人們帶來痛苦和生活質量下降,甚至生不如死的痛感,也大量消耗著醫療衛生資源。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已成為精準扶貧攻堅戰的重大挑戰。


2014年的數據顯示,首都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超過了80歲,但健康期望壽命僅60歲左右。20年的生命過程帶病生存,自己的痛苦,家庭的拖累,社會的負擔。


肥胖、代謝綜合徵、II型糖尿病、焦慮/抑鬱.......的發病率在不斷攀升,而這些以億計數的疾病不僅在原始狩獵採集社會幾乎聞所未聞,而且在我從1965年考入北京醫學院醫療繫到畢業後在北大醫院從醫23年的近30年中也十分少見。


丹尼爾·利伯曼預言:“將來我們的星球上將有越來越多的患有各種慢病的胖子,他們將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經受更多的痛苦”。

2017年11月


胡大一:面對“失配性疾病”對策,不能失配 |《人體的故事》有感

【點擊鏈接,進入心臟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