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温庭筠的诗词或有冷寂的美,或有瑰丽的美,或有清俊的美,或者还有其他风格的美。总之,说起诗词艺术的美,在我脑海中总是会首先想到温庭筠。譬如读了这首《春晓曲》,那明丽暖人的春色,在眼前就如胶片油画般闪现出来。

《春晓曲》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乳燕双双拂烟草

这首《春晓曲》景物描写柔暖精致,色彩搭配相当明艳,但它其实是一首闺怨诗。区别于多数闺怨诗一般都以冷寂寥落的景物做诗词背景,温庭筠的这一首则是独辟蹊径,写出了别样的景致和心中悲怨。

开篇两句写道家住在长信宫的大道边,小燕子双双从如烟般柔软的柳枝花草间飞过。春天的鲜活生机都在双燕飞舞花间的描绘中表现出来了,燕儿是双双幼燕,柳枝芳草是春天的新生命,所以格外柔软轻盈,春风来的时候,随风摇曳,仿似如烟。

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油壁车”是古代富贵之家的人们乘坐的车,车身由贵重的油所漆,华贵精致,故称“油壁车”。出入坐着华贵的油壁车,由矫健的好马牵车,屋内是精巧的流苏帐,春鸡早早打鸣了。

三、四句描写了一个生活富贵奢华的女子日常的用物,香车香闺,出和行无不透露出这个女子生活豪奢的生活,这缘于她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富贵生活中,“春鸡早”恰是因为春天时候,天随渐暖而天亮渐早的缘故。在富贵的庭院生活中,看着冬去春来,看上去是很惬意的人生了。

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在这样惬意安宁的日子里,那笼中的鸟儿还在渐渐暖和的天气里昏睡,帘外的落花即便闲时,也未去打扫。四季更迭,天气渐渐暖了,笼中鸟儿变得爱昏睡,暮春的落花纷纷洒下,院中的女子说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不会去扫那落花。“闲不扫”透露出不是不能扫,而是不愿扫,其实是和那鸟儿一样,春困之感令她倦怠罢了。

这是温庭筠对诗中的贵门女子在暮春时候的生活描述,春意洒在生活的各种细微之处,生活慵懒而精致,似乎是一派闲看落花的安宁之象。

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诗的最后,温庭筠写道:“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到此,恍然大悟,这原是一首闺怨诗了。那暮春时候将要开败的桃花,近在池前临向水面,就像是红颜对镜叹息自己年华易老一般。诗人的最后一句,方才道出了这首诗的主旨,那富贵闺中的女子,虽然生活华贵舒适,即便在生机盎然的春天,也是满心孤寂悲愁。这满心孤寂悲愁正是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出来,温暖明媚的春光中,突然出现了诗中的女主人公,她红颜正好,却满面愁容,顾影自怜,霎时,柔媚明丽的春光都成为了背景,一副春色闺怨图跃然而出。

读到诗的最后一句,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也顿然明白了诗的第一句“家临长信往来道”的深意。“长信”意指汉代长信宫,汉成帝时赵飞燕诬告许皇后、班婕妤蛊诅之罪时,班婕妤自避去长信宫侍奉王太后,从此隐于深宫。

温庭筠的这首闺怨诗,将春意写得明媚温暖,更将闺怨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以“家临长信”开篇,并不是说明诗中的女主人公就住在长信宫的大道边,而是借班婕妤失宠隐于隐于深宫的故事为闺怨打下了伏笔。这样看来,这首诗有可能是闺怨诗,也有可能是宫怨诗,诗中女子可能是朱门大户的孤独女子,也可能的确是深宫之中的失宠宫嫔,不过这并不重要了,不管如何,都不会影响诗的主旨表达。

明朗柔媚的春光,慵懒华贵的生活,都抵不过那寻常的人间烟火,寂寂深苑(宫),春光撩人,在那女子看来,却早已遍野荒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