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教你如何做好豬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過去多以在病畜蹄冠、趾間、蹄踵皮膚和口腔黏膜以及鼻盤發生水皰,後期潰爛形成爛斑為表現症狀,傳染快、發病率高、死亡率低。近年來,本病往往伴有心肌炎出現,病豬突然倒,口吐白沫,痙攣而死,尤以乳豬為甚,死亡率為60%—80%,應引起豬場高度重視。病原體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和易變異性。目前世界範圍已發現其病毒有7個血清型,65個亞型,各主型之間無交互疫性,同一主型各亞型之間有一定的交互免疫性。

大神教你如何做好豬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該病毒在實驗和流行中都能出現變異,當疫苗的毒型與流行毒型不同時,不能產生預期的防疫效果。此病毒對紫外線、熱、酸和鹼敏感,用1%—0.5%的過氫氧化鈉溶液、0.2%—0.5%的過氫乙酸溶液等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死。

大神教你如何做好豬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一、傳染源

流行病學患病動物和帶毒動物是本病主要的傳染源,尤其處於潛伏期和剛康復的動物是本病危險的傳染源。本病在偶蹄獸間可相互傳播,易感動物有30餘種,但單純性豬口蹄疫僅發生於豬。本病傳播迅速、發病率高,一般從秋末開始,冬季加劇,春季平息。

大神教你如何做好豬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二、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1—2天。豬病初體溫升高為40℃—41℃,精神沉鬱,食慾減退,不久在口腔黏膜形成小水泡或糜爛,蹄冠、蹄叉、蹄踵、鼻盤、母豬乳房等形成米粒至蠶豆大水皰,水皰破潰後形成出血性潰瘍面,體溫隨之下降,口腔黏膜上有水皰或爛斑時,會出現流涎症狀。如繼發感染,嚴重者可使蹄殼脫落,同時出現患肢不能著地,跛行或站立不穩,臥地不起等症狀。哺乳母豬的乳頭出現水皰時,因疼痛而拒絕哺乳,哺乳子豬出現急性胃腸炎、四肢麻痺、衰弱死亡,或出現急性心肌炎,口吐白沫,痙攣死亡,死亡率可在80%以上。近年來,大豬如治療不及時也有出現急性心肌炎死亡的。

大神教你如何做好豬口蹄疫的防治工作

三、剖檢

可見少數胃腸出血性炎症;急性心肌炎死亡豬心肌外出現黃色條紋斑,心外膜的不同程度的出血點,呈現典型的“虎斑心”症狀。

四、鑑別診斷

應注意將本病和豬水平皰病、豬水皰疹、豬水皰性口炎區分開,尤其是近年來出現的急性心肌炎型口蹄疫,還要注意同中毒病的區別。中毒病有食入毒物史,剖檢可見肝腫大、色黑;口蹄疫多伴有同群豬跛行症狀的出現,剖檢見心外膜呈現“虎斑心”症狀。

五、預防

一要做好口蹄疫O型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仔豬15—20天為首免2毫升,間隔28天后強免4毫升。切不可懈怠。二是要看豬場的消毒防範工作是否落實到位。三是嚴禁到疫區引種、購豬。四是一旦發現疑似病原體豬,要及時上報行政主管部門採集病料,確診定型,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採取“早、快、嚴、小”的原則,迅速撲滅疫情。

對未確診病豬可採取以下治療措施。對症治療:對口腔病變可用10%的鹽水或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後,在潰爛面塗1%—2%的明礬溶液或碘甘油,也可用冰硼散撒佈(冰片16克、芒硝160克、硼酸160克,共研為末);對蹄部病變可用消毒衛士溶液清洗消毒後擦乾,塗以紅黴素軟膏。藥物治療: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清溫敗毒散、葡萄糖、21金維他,可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資料來源:愛種豬)

點擊下方“點我查看”,查看詳情↓↓↓

1.母豬保健好幫手!

2.肥豬催肥好幫手!

3.淨化豬場圓環、藍耳、豬瘟等頑固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