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一所农村学校的战“疫”之路

株洲日报记者 孙晓静 通讯员/张志伟

株洲一所农村学校的战“疫”之路

醴陵市第二中学

3月31日清晨,醴陵市第二中学校园里,教室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安静。

喷洒消毒液,检查各班储备的防疫物资,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校长助理邓元波早早来到学校,“高三很快要复学了,我们要把一切隐患挡在校园外。”

位于泗水河畔的醴陵市第二中学,全校近3000名学生中八成是农村学生,他们在疫情下面临着别样挑战。

全体教师攻下“网课关”

从电子设备“小白”到独立直播上课、熟练在手机上批改作业,54岁的副校长、高三历史教师黎明,花了整整两周时间。

疫情发生后,全国学校推迟开学,高三学生学习进度“耗不起”,学校决定自2月初,将课堂从线下搬至线上。

“为了孩子,怎么也得学会。”黎明下了决心。两位老师手把手轮流教学,一本手册记录各种要点,各类教学软件反复使用……笑称“笨鸟先飞”的他终于在开课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该校全体教师经过7天的系统培训,全部熟练掌握网课技能。

“农村学校的网课要更接地气。”该校高三年级组主任宋庆宇介绍,与城市学生不同,农村学校学生存在“硬件缺失”。有的学生父母春节留在外地,身边没有电脑和手机;还有的学生家里未安装宽带,只能用手机流量上课。

为了让孩子们的网课更顺畅,他们反复试用各种直播软件,以便选择网络更稳定,直播效果最好的一款。流量上网费用高,学生家庭难以承受怎么办?“醴陵市教育局为贫困学生和一线教师都推出了大礼包,每个号码免费赠送30G流量。”宋庆宇高兴地说。

留守学生更需要心理关怀

“收到老师寄送的复习资料,我会加倍努力备战高考。”理科班学生陈湘新向班主任老师发来致谢短信。

“没有条件,我们就要创造条件。”宋庆宇告诉记者,大多数学生家里没有打印机,附近也找不到打印店,学校便将复习资料统一打印每周集中寄送,免去他们来回奔波之苦。

在2月初,学校还为全体高三学生集体邮寄教材和教辅书籍,各班班主任“全家齐上阵”,收集信息、清点整理书籍、打包发货一条龙服务,最终发出950余个快递包裹,耗时整整两天。

这段时间,高三年级教师肖芬垚还有个额外行程,每到休息日,他就要骑车到学生家里家访。因为班里有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这些孩子就是她的最大“牵挂”。

据了解,自醴陵市解除“封村、封路”后,该校全体班主任便针对心理焦虑、学习效果不佳的同学逐一家访。

“留守学生更需要心理关怀。”该校校长王建林表示,留守学生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遇到困境心理更容易波动,因为学校制定了心理关怀方案,除了班主任日常沟通外,还会安排专业老师给孩子们做心理疏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