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自從2013年《Science》將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的首位以來,免疫治療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免疫治療藥物投入臨床,越來越多的腫瘤患者從中獲益,特別是肺癌患者。

雖然免疫治療高效、持久,但是到目前為止獲益人群僅佔20%,遠未達到人們的期望。此外,大部分關於PD-1/PD-L1抑制劑的臨床試驗多在西方人群中完成,缺乏大樣本亞裔包括中國人群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

在靶向治療時代,與西方人群不同,EGFR突變是東方人群最主要的基因突變,東西方患者在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存在差異。

那麼,免疫治療時代東西方人群是否也存在差異?是否中國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狀態也具有“中國特色”?


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首戰齊平:中國首個晚期肺癌二線免疫治療數據

最早在亞洲人群中驗證PD-1/PD-L1抑制劑治療NSCLC(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是關於納武利尤單抗(O藥)的CheckMate 078研究,該研究入組了包括中國(n=451)、俄羅斯(n=45)和新加坡(n=8)的NSCLC患者共504例,結果顯示,與多西他賽組相比,納武利尤單抗組總生存明顯獲益(12.0個月 VS 9.6個月)。不同PD-L1表達水平及腫瘤組織學類型的患者均獲益。

與CheckMate-078研究對應,CheckMate-017和CheckMate-057 研究針對歐美人群,對比CheckMate-078的中國人群亞組研究結果發現: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治療晚期NSCLC中國人群和西方人群之間並沒有差異。

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要說東西方人群在免疫治療獲益方面沒有差異,估計你我都不信!那麼其差異究竟在哪裡呢?咱接下來一探究竟。

再戰種族差異初顯

時間來到2019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歐洲肺癌大會(ELCC)上,我國學者韓寶惠公佈了探索人種差異對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的預後影響,這項探索基於POPLAR和OAK研究。

研究分析了OAK及POPLAR研究的共計390例患者,白人和亞裔人群分別佔77.9%和22.1%。入組患者中亞裔較白人患者吸菸者更少、中位腫瘤直徑總和(BLSLD)更小,EGFR突變頻率更高,PD-L1表達陰性比例更高、血腫瘤突變負荷(bTMB)更低。

研究發現,亞裔人群的中位總生存期(OS)更長(18.7個月 vs 11.1個月),並且人種是影響OS的獨立預後因素。

亞裔和白人在臨床病理特徵、基因突變情況方面存在的差異可能是導致免疫治療在亞裔NSCLC患者中的OS更優的原因。該研究為進一步研究免疫治療中的種族差異提供了意義。

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三戰告捷:東西差異,中國患者或更獲益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亞洲晚期NSCLC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進行薈萃分析,以評估免疫治療效果在亞洲和非亞洲人群中是否一致。該研究對2014-2018年提交FDA的11項關於免疫治療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mNSCLC)的隨機試驗進行了鑑定,並將其分為3組:一線單藥治療(1L-M)、一線聯合化療(1L-C)、二線單藥治療(2L-M)。採用Kaplan-Meier法評價總生存率(OS)和無進展生存率(PFS)。

最終結果顯示,在每一種治療方案中,亞洲患者均優於非亞洲患者。2L-M中對OS影響最大的3個變量因素是種族、體質和病理。故在免疫治療mNSCLC中亞洲人的預後明顯好於非亞洲人

KEYNOTE-042中國亞組和中國擴展研究旨在評估帕博利珠單抗對比標準化療方案一線治療中國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該研究入組262例中國患者(全球研究中n=92; 中國擴展研究n=170)。

其中,對比中國人群和全球數據,中國人群的OS更優於全球數據,提示帕博利珠單抗可能對於中國人群的療效優於西方人群。與整體人群數據顯示的隨著PD-L1表達降低,OS獲益減弱的情況不同(19%-31%),帕博利珠單抗治療中國患者帶來的死亡風險降低幅度在不同 PD-L1 表達人群中穩定在31%-38% 之間。

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東西方肺癌患者在流行病學、發病率、分子譜型等方面存在眾多差異。在靶向治療時代,不同國家和區域的癌症患者,臨床表現和基因特徵往往差異很大。在亞洲總人口中,中國人的腺癌發病率最高(69.4%)。

最新數據顯示,腺癌中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突變率為40.3%~64.5%,在非吸菸腺癌患者中為75%。全球驅動基因突變分佈情況顯示,EGFR突變中亞洲人群高達60%,西方人群僅15%。

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亞洲人群更能從免疫治療中獲益?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或許能夠解答這一問題。

來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對213名新加坡華人患者和92名中國肺腺癌患者的基因圖譜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整體的基因層面上,華裔肺腺癌患者基因組比歐洲患者更穩定。即華裔患者的TMB水平,每百萬鹼基中只有2.04個突變,遠低於歐洲患者的5.08個,這很大程度和華裔吸菸患者的TMB水平只有歐洲吸菸患者的一半(3.29/7.01)有關。

別放棄!中國人療效更好,最新基因圖譜揭示東西方治療差異

此外,華裔患者基因變化更少。一方面,從癌症的驅動基因上,不吸菸的華裔患者平均每人只有2.08個,吸菸者也只有3.64個,都要比相應歐洲患者群體水平低30-40%。另一方面,從驅動基因的種類上,亞洲患者標誌性的EGFR突變有47%的患者攜帶,和EGFR一般不共存的還有KRAS、TP53等基因,這些驅動基因出現的模式和基因拷貝數的變化,也比歐洲患者更少。

華裔肺腺癌患者基因組更穩定、變化更少,可能意味著更容易從免疫治療中獲益。

但這個研究只是基因圖譜層面的預測性的分析,具體研究結果有待患者接受進一步的免疫治療後評價。

漫漫抗癌路上,我們期待更多的奇蹟出現!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如果是不幸得了癌症也不要怕,心態要放寬,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幸福就在你的手中。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更多腫瘤康復資訊,請關注“康復樂園腫瘤防控”公眾平臺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