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时出现截口现象应该如何应对?

不少喜欢野钓的钓友朋友可能没怎么遇到过这类情况,即便有,在自然水域作钓时,需要天气、水情、鱼情完美配合,达到一个理想化的环境,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这一现象,被称为截口,截口又叫接口,截口现象往往多发于竞技钓或者黑坑中,野钓时还是比较少出现截口的。

野钓时出现截口现象应该如何应对?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这所谓的截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截口现象是指在水情、鱼情适合的情况下,鱼儿进食欲望强烈,在饵料雾化效果好的窝子中,聚鱼效果显著,当鱼越来越多时,底层的鱼儿为了抢食,会争相上游来抢正在下沉的饵料,当钩饵还未到底,就有鱼儿捷足先登咬了钩,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截口。

野钓时出现截口现象应该如何应对?


这时候大家肯定会觉得,鱼儿们争相抢食鱼饵这多好啊,咬钩不就是迟早的事儿了嘛,还愁不中鱼?

但有些时候,饵料雾化效果好时,容易引来小鱼杂鱼,造成小杂鱼闹窝,这样往往就影响到了大鱼或者目标鱼的进食吃饵,所以,在出现截口现象的时候,我们通常需要及时调整钓法,改变鱼饵和浮漂的状态,就很可能利用到截口这样的鱼情,获得意想不到的渔获。

首先,在子线的调整上,需把原来的子线更换成较长的子线,使用长子线的目的是为了延缓钩饵下沉的速度,增加饵料的诱鱼效果。

饵料方面,我们可以使用"保龄球"饵,"保龄球"饵因形状与保龄球相似而得名,饵料上半部分较松散,下半部分较紧实且形状偏圆,因为上部分较松散,入水后即会散落,这样饵料下沉触底还会剩下钩上下半部分较小的饵料,搭配长子线,发挥了较好的诱钓结合的效果。

野钓时出现截口现象应该如何应对?


其次,浮漂我们可以选用长脚、短身、长尾的鱼漂,这类鱼漂的优势就是下沉均速且缓慢,翻身速度较快,信号准确,应对半水截口效果不错。而选用短脚、长身、硬尾的浮漂,这类浮漂较为稳定且灵敏,应对离底截口效果不错。

在信号的判断上,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动作:轻微的上送、下顿、加速下滑、停顿、点动等动作对截口做出判断。最后,对于鱼钩的选择方面,个人建议选择较小的鱼钩,条细且尖锐,钩小的话重量就比较轻,鱼儿更容易将钩吸食入口,所以钩子宁小勿大就完事了。

【各位钓友觉得我说的对您有点帮助,欢迎点个关注,也欢迎大家回复留言讨论,咱们一起聊聊钓鱼,论论钓技。钓无定法,我说的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欢迎钓友多拍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