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一塊肥美的膏腴

一條平且直的深深峽谷,絕岸壁立,寬僅數十米,置身其間,定會有一種莫須有的膽寒與恐慌。

窺以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個成語,當是為之量身定做的。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幅傳播甚廣的楹聯,常常作為人們奮發向上勵志,歷代廣為引用。

其中“百二秦關”所說的“關”,同“一夫當關”的“關”一樣,指的就是函谷關。意思是如果擁有了函谷關,便可以兩萬之師擋百萬大軍。《史記•高祖本紀》雲:“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由此可見函谷關的作用與威力,也可以想象秦隴地勢之險要。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史載,函谷關道路兩側“崖上柏林蔭谷中,殆不見日”,東自崤山,西至潼津,深險如函,號稱天險,如《水經注》所說“車不得方軌,馬不能並轡”。

兩軍對壘,守軍只需要封鎖這狹仄的路口,外面縱有堅車千乘,精騎萬匹,在函谷關前也難以展開兵力,逞其鋒銳。因而,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古往今來,函谷關常常與大秦帝國的名字連在一起,可謂榮辱與共休慼相關,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戰國七雄中的秦國,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人稱“四塞之國”。 在這個“四塞之國”的中央,就是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從中國地形圖上看,八百里秦川“四周高,中間低”的地形地貌,不僅導致包圍在山地之中的平原形成四塞之國,而且平原與山地結合之處的山間谷地,也自然成為冷兵器時代最有利的關隘。

罕見的地理位置,把中國的地理中的西高東低的構造,呈階梯式的延展發揮到了極致。地處中華文明版圖的“第二階梯”上,秦國憑藉上蒼賜予的地理優勢,用以俯視處於“第三階梯”的東方六國。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衛星地圖展示得更為直觀,夾在中條山、華山和崤山之間,中間是數百里長的通道,這條長長的通道,把中原與長安緊緊連接起來。而函谷關,就是這條通道上一個最為重要的節點,有如咽喉要道的“喉結”一般,控制著關中與中原之間的通道。

西面是高原,東面是絕澗,南面挨著秦嶺,北面接著黃河。

這是一個上蒼恩賜的風水寶地。

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積澱,形成一個肥沃的沖積平原。狹而長的谷地西起寶雞、東抵潼關、南界秦嶺、北接渭北,從西到東渭河象一條銀色的綢帶,環繞著整個關中平原。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故而,歷代帝王將相一聽到“八百里秦川”五個字,往往都會為之一震,不自覺地有生理上的反應——垂涎那塊肥美的膏腴。

很大程度上講,正是擁有了易守難攻的函谷關,加之“不啻走太行間”的崤山道,秦國才能據險而東擊,最終橫掃六國,一統天下。

歷代帝王將相為何覬覦這片土地?兩字以蔽之,肥美。

直到今天,“八百里秦川”仍是公認的“陝西糧倉”。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八百里秦川”,就已經是諸侯眼裡寸土必爭的膏腴之地。有春秋《左傳》為證,魯嘻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秦輸粟於晉,由秦都雍派大船隊沿水路運糧至晉國之絳,號稱“泛舟之役”。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厥土唯黃壤,黃壤上上”,《尚書•禹貢》的記載亦可印證。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不乏溢美之辭:“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

幾百年之後,班固在《漢書》裡有贊,“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所謂“陸海”,就是陸上的海洋,意即像海洋一樣富饒。這一比喻完全可以一窺當時關中一帶的豐富出產。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衝擊平原一大特點就是聚肥,肥沃的黃土地,結構疏鬆,易於清除原始植被和開墾耕種。

故而八百里秦川會成為西周王朝的發源地。相傳周族始祖就“播時五穀”,他們已經可以熟練地疆理農田、選擇良種、除草、治蟲等,農業生產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尤其是輪荒制和休閒制,被視為神農后稷。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30%);然量其富,什居其六(60%)”

這表明,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關中地區的富庶是非常令人矚目的。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誰能獨步天下,先叩問函谷關

縱觀中國歷史中的戰史,只要出現分別位於“關中”與“中原”的兩股政治集團交鋒時,雙方必定以函谷關為爭奪的第一要務。如果關中一方佔據函谷關,則足以保障關中東部門戶;如果中原一方佔據函谷關,則關中必危。

“關中”與“中原”,誰擁有了函谷關,誰就可以獨步天下。

古往今來,無數的經典戰例可以佐證。春秋戰國時自不必說,諸多經典戰役在此鑄成。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劉邦守關拒項羽,兩者上演千古名篇“鴻門宴”;建安十六年,曹操討漢中張魯,走的就是函谷關;馬超率十萬將士扼守潼關(即函谷關北),曹操久攻不克,只好北渡黃河;南北朝時東魏天平三年,高歡領軍三路攻關,以猛將竇泰攻潼關,自率主力從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銳,依仗函谷關之險要,擊破竇泰軍;五代十國末期,李淵入關中後,即遣世子李建成屯兵函谷關,從而開創大唐基業……而函谷關迄今經歷的“最後一戰”,則是1944年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

我們再把目光放遠一些,便可洞見函谷關無與倫比的價值。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據考證,函谷關得名於秦獻公年間(公元前384-公元前362年),因“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為名”。地處今天的豫西靈寶縣。

戰國時期東西分野的標誌,就是函谷關。“秦國得其地而置關”,作為防禦關東諸侯的設施,大約在“獻公時”。

戰國時,戰國七雄除秦以外的其餘六國曾聯合對抗秦國,秦國在函谷關屢次成功抵禦住六國聯軍的攻勢。西漢賈誼在其政論名篇《過秦論》中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於是六國之士……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開關延敵”的“關”,就是函谷關。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孫衍主謀,楚懷王舉魏、趙、韓、燕、楚五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據五國軍隊於關外,“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此戰魏國損失最為慘重,便通過楚國向秦國求和。此時,義渠君乘秦國與五國聯軍交戰之機,從後方起兵襲擊秦國。秦國受到義渠牽制,不便再與五國聯軍交戰,遂同意媾和。

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楚、趙、魏、韓、衛最後一次合兵攻秦,“至函谷,皆敗走”。也即是說,五國聯軍再次大敗而還。

函谷關並非一直姓“秦”,這一帶版圖最初也並不是秦國的土地。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追根溯源,春秋時期,崤山道(那時還沒有函谷關一詞)的險要一直在晉人掌握之中。秦晉之好只是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傳說,春秋時期的秦晉兩國,算得上一對冤家。公元前627年春,秦穆公不納百里奚和蹇叔勸諫,出兵車300乘,潛行遠襲鄭國(都今河南新鄭市)。因中途洩密,無功而返。更倒黴的是,晉國於崤山設伏,秦軍全軍覆沒,只輪無還。

晉國獨霸中原,幾乎阻斷了秦國的東出之路,這等於直接斷絕了秦人逐鹿中原的夢想。

清代著名學子顧復初的觀點頗有見地,“考春秋之世,秦晉七十年之戰伐,以爭崤函。而秦之所以終不得逞者,以不得崤函”。他還認為,“二百年來秦人屏息而不敢出兵者,以此故也”。

以此可見,一道小小的關隘,幾乎卡斷了秦人的命脈。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無奈之下,秦國轉而與楚國交好,屢屢跟隨楚國攻打晉國。《左傳》中明確記載的秦晉之戰,就多達十餘次。

就這樣,秦人整整隱忍了上百年。百年的等待,是一個“三家分晉”的大好局面。原來,晉國這個春秋超級大國,內部出現了嚴重問題。晉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88年),晉國設置六卿(韓、趙、魏、智、範、中行氏),直接掌握並統率六軍。最終導致軍政大權旁落,六卿坐大,晉王架空,晉國公室名存實亡。

後來六卿內訌,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以至到公元前434年,晉幽公即位時,地盤不僅淪落到只有絳和曲沃兩城,還反而要下駕去朝見魏、韓、趙三家諸侯。因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一書中,特地把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認三晉為諸侯這件事作為全書的開端,以史為“鑑”。

晉國自我解體之時,就是秦國圖謀中原之日。函谷關這座著名的關隘,終於公元前318年,第一次出現在秦國的史籍上。

自此,關東諸侯們的噩夢,方漸次拉開。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函谷關一旦弄丟了,王朝也就不保了

作為關中的東大門,函谷關乃秦扼守關中本土咽喉要地。縱觀歷史,戰國以來,秦與關中六國的爭鬥,有勝有敗,有進有退。

歷經數年的戰爭洗禮,秦軍的進退有一條基本的底線,那就是函谷關。

也即是說,無論戰爭再此消彼漲,各諸侯國諸路大軍始終沒能攻破過函谷關,確保關中本土不受敵軍侵入蹂躪,是大秦不能再突破的安全底線,否則,形勢將變得十分糟糕。

秦最終能夠戰勝六國,也正是因為守住了函谷關這個極其重要的“國家屏障”。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函谷關一旦弄丟了,整個國家也就不保了。

同春秋戰國時超級大國晉國的命運一樣,始皇帝晚年的秦帝國,宛如一輛不斷加速奔馳的馬車,已經失去了控御。歷來史家論及秦帝國的速亡,無不指出其勞民過度是首要原因。始皇帝和秦二世酷使民力,最受詬病的就是阿房宮和始皇陵,純粹是為君王私慾之滿足。

秦二世元年七月,一支前往北方邊境的部隊困駐在泗水郡蘄縣大澤鄉。這支部隊約有九百人,是從帝國中南部各郡徵調的戍卒,駐防屯守。這支部隊,由兩名軍官統領,他們被稱為將尉。在他們手下,約有近十名百人長和近二十名屯長。陳勝和吳廣,是這支部隊中的兩名屯長。

憑藉“大楚興,陳勝王”的譎語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廣告,陳勝、吳廣便揭竿而起。九百人的屯戍兵,火種一般迅速裂變,滾雪球般地不斷髮展壯大,由屯戍兵引發的兵變變成了國家之間的對抗,以復興的楚國對抗暴虐的秦國。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七月起義,九百人攻佔大澤鄉及其所在的蘄縣。不到一個月間,陳勝先後攻克數縣,擁有六七百乘戰車,一千餘名騎兵,步兵數萬人。陳勝進而一舉攻下陳郡郡治陳縣,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對“張楚”二字,《史記》是這樣解釋的:“欲張大楚國,故稱張楚也。”

陳勝的張楚政權班底中,有一位名叫周文的人,頗受陳勝信任。周文乃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楚國春申君的門下門客,原本陳縣豪傑賢俠,熟習兵法。

陳勝遂任命周文為將軍,周文的軍隊,以突然襲擊的方式,突破秦軍防線,一舉拿下函谷,直搗咸陽。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函谷關失守,這是秦建國以來從來未有過的重大敗績,也是張楚軍一次決定性勝利。不僅關中震動惶恐,反秦軍更是鼓舞歡騰。

函谷關被攻破後,標誌著關中八百里平川無險可守。入關後的周文乘勝進軍,沿渭水南岸急速西進,過寧秦、鄭縣,幾乎是毫無阻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鼓作氣打到了咸陽東郊,驪山腳下的始皇帝陵旁。

大秦帝國如此,函谷關前,霸王項羽亦難逃宿命。

各國復活的各路反秦大軍,目標都直指咸陽金鑾寶座。劉邦大軍攻破函谷關,搶先一步進入咸陽,在時間和道義上已經領先一步。直到兩個月之後,項羽統帥四十萬諸侯國聯軍,攜坑埋20萬秦軍之殺氣,浩浩蕩蕩,由新安經澠池、陝縣一路抵達函谷關下。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此時,函谷關關門緊閉,守軍只聽劉邦的指命,拒絕項羽軍入關。

得知劉邦軍已經佔領關中,接受秦王嬴嬰的投降,正在收編秦軍擴大兵力,項羽方如夢初醒,繼而大怒。下令強攻函谷關。

僅有十萬人馬的劉邦軍當然不敢造次,在不可一世的項羽面前,他需要的是韜光養晦,因而面對強力破關、殺氣騰騰、劍拔弩張的項羽軍,甚至面對屈辱的鴻門之宴,他只有裝孫子,以圖東山再起。

後來的歷史證明,劉邦的隱忍是成功的。他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成全和放大項羽的“不可一世”——讓項羽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衝動。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聖經》說,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進入咸陽以後,項羽首先殺掉新立秦王嬴嬰,誅滅嬴姓宗族,斷絕了遠古以來秦王室的血脈。他實施報復,比照當年秦軍攻佔諸侯國後的做法,掠取秦朝宮室的財寶婦女,焚燬咸陽宮城殿堂,對未完工的阿房宮和始皇陵的龐大建築,也徹底加以破壞。史書稱大火伴隨項羽毀滅秦都的行動,延續三個月之久。

公元前206年,這一年秦朝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項羽領導下的西楚王朝建立。

作為昔日貴族一脈,相對單純,無意天下的項羽,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了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國。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歷史行進到這裡,啟動了曇花一現的先行實驗——在不穩定的狀態中,展現出由統一帝國到聯合帝國的嬗變趨勢。

項羽將已經復國的戰國七國,即楚、秦、趙、魏、韓、燕、齊的領土,以秦帝國的郡為單位,重新分割為十九王國。

這時的中國大地看似鶯歌燕舞,卻依然是風雲不定。沒過多久,漢王劉邦就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函谷關真可謂一張靈驗的試紙,千百年來,能測出歷史的風雲突變,世事的波譎雲詭。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函谷關有時靜若處子,又動若脫兔,是活生生的戰爭產物。函谷關又有一種特有的仙風道谷,是教化的產物。“老子騎青牛出關”時,曾發出“道行天下,德潤古今,尊道貴德,天人合一”的讚歎,遂寫出流傳千古的《道德經》。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裡朝聖祭祖。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都是圍繞著函谷關而展開的,歷代名人臨關吟詩作賦,因而函谷關又不愧為人文的產物。

千年浮華,風雨飄搖,不論怎樣,函谷關一直靜靜地站在那裡,似一位大德高僧,目睹世事風雲變幻,人間善惡美醜輪流交替上演。

函谷關,何以“擋”住波譎雲詭的歷史進程?

區區一道關隘,卻無數次改變中國浩浩蕩蕩的歷史進程,唯函谷關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