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必爭之地“函谷關”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國的險關“函谷關”

戰國七雄中的秦國,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人稱“四塞之國”。在這個“四塞之國”的中央,是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這是一個為渭河、涇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沖積平原。這條狹長的谷地西起寶雞、東抵潼關、南界秦嶺、北接渭北北山,渭河從西到東縱貫整個平原。

六國必爭之地“函谷關”

此地今日仍是陝西省的糧倉,而春秋戰國時期,這裡的自然條件更遠比今日為好。根據春秋《左傳》的記載,魯嘻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秦輸粟於晉,由秦都雍派大船隊沿水路運糧至晉國之絳,號稱“泛舟之役”。考其路線是由渭水下航,然後進入黃河,再由黃河轉入汾河,溯汾河上行,又進入繪河,然後到達絳都。現在這些河段由於水少河淺之故,除黃河外早已不通航了。因此,日後的班固就在《漢書》裡稱讚,“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古人認為海洋是各種物產集中的場所,所謂“陸海”,就是陸上的海洋,意思就是像海洋一樣富饒。從這一比喻完全可以看出當時關中一帶森林的密集程度和豐富出產。實際上,從春秋戰國,直到西漢初年,陝、甘之間的隴山一帶還有廣大的森林。當地的百姓修蓋房屋從上到下完全使用木板,不用磚瓦或其他建材,故稱為“板屋”。戰國後期入秦的荀子也認為秦地“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林木資源十分豐富。

  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水土流失,保存了土地的天然肥力,使得關中的土壤在當時是全國上等的。“厥土唯黃壤,黃壤上上”,《尚書·禹貢》裡如此寫道,此書作者是戰國人,正反映了當時的情況。日後的司馬遷也證實:“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關中地區位於黃河中下游的黃土高原和衝擊平原上,這裡的土壤是肥沃的黃壤,土質結構疏鬆,在生產工具簡單、鐵器尚未運用的情況下,易於清除原始植被和開墾耕種。黃土沖積平原的肥力雖不如其他沖積平原,但在黃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還保存較好的當時,沖積土中的養分比後世水土流失嚴重時的含量自然會高許多。

  這塊地方是西周王朝的發源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人首營關中,對於八百里秦川開發較早。西周建立之前,周族就以農業發達著稱,相傳周族的始祖就善於農耕,他“播時五穀”,被後人視為神農后稷。西周時期,周人已會疆理農田、選擇良種、施肥、除草、治蟲等,農業生產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尤其是輪荒制和休閒制,是周人在前人基礎上的創造。這兩種耕作方法可以保證土壤有足夠肥力,便於農作物的生長。可以說,西周時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基礎。而秦人在驅逐西戎,盡收周餘民後自然繼承了周族先進的農業積蘊,使初秦農業在較高基點上進一步發展。

  其中最主要的關隘就是函谷關,其大約在秦獻公年間(公元前384-公元前362年)時設置在今天的豫西靈寶縣,因“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為名”。函谷關坐落在關中通往中原的豫西通道上。《通典·州郡典七》載函谷關東至洛陽640裡。由於陝西和山西之間的黃河水流湍急,古時大兵團往來困難,故秦國經由豫西通道東進中原乃一捷徑,當然反過來對企圖攻入關中的東方諸侯聯軍來說也是如此。《史記》就記載公元前273年趙、魏攻韓,秦自關中出兵相救,僅用8日便穿過豫西通道,來到華陽(今河南密縣)。

  函谷關正是這條通道西段的咽喉要地,敵軍無論從崤山南北哪條道路而來,都要經過這座關隘。關中與洛陽往來,必須經過函谷關,而正由於它曲折嚴峻,控制了函谷關,就相當於把握了戰爭勝利的關鍵。所以《讀史方輿紀要》就認為:“洛陽西至新安,道路平曠。自新安西至潼關殆四百里,重鳳疊阜,連綿不絕,終日走硤中,無方軌列騎處。其間硤石及靈寶尤為險要,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謂百二重關也。”

六國必爭之地“函谷關”

今日的函谷關故址,在宏農澗西畔的王垛村,西倚稠桑原。站在稠桑原頂放目四望,漫坡上農田梯層列布,幾座村落相參其間,小路蜿曲,路邊田頭有三五樹木搖曳點綴,完全可以通過千軍萬馬,根本稱不上險峻,當年又何以能設置一座雄關?

  原因在於歷史上人類活動造成的自然環境變化。特別是在明代中葉以後,由於人口快速膨脹,對新闢農地的需求迫切,日常用材日增,於是黃河流域的森林地帶很快縮小,甚至遭受毀滅性的破壞。此時京師(北京)需要的巨大建材已無法就近從黃河中游地區取得,必須派遣大量人力從四川及兩湖地區採集。由於人類的破壞太過徹底,令森林自我更新的機能幾乎喪失殆盡,使得如今黃河中游地區目之所及盡是連綿不斷的禿山,不僅是現在函谷關故址如此,就是西到潼關的大道兩旁,也同樣無有再可稱道的樹林了。

六國必爭之地“函谷關”

必爭之地

秦穆公霸西戎是人盡皆知的故事,但是秦穆公向西攻打犬戎實在是不得以而為之的無奈之舉!要知道,秦穆公的抱負是爭霸中原而不是和一幫茹毛飲血的野人打交道,所以不能東進才是成就穆公霸業的最主要因素。而阻止秦穆公以及秦穆公之後15代秦君東出的攔路虎就是晉國所控制的函谷關。

秦國通過函谷關進入山東六國的道路如下,反之六國亦然。

自咸陽順渭水東行,會到達今天的潼關(曹操修築)而進入淆涵通道。淆涵通道是被中條山與秦嶺包夾而成河谷谷地,中間流淌的是黃河,通道的兩端正是三門峽與潼關。在這片呈長方形的區域之間,函谷關所處的高地稠桑原從秦嶺向北延伸下來,直達黃河岸邊,正好完全的攔截淆涵通道,將之一截兩半,大有此路不通的架勢!但是,稠桑原中間卻天然存在這一條被雨水沖刷出來的東西向裂口,函谷關就設關於此裂口東端(如今的靈寶縣王垛村)。

另外,稠桑原之上森林茂盛也使得人畜難以通行,而函谷關關前的弘農河也充當著函谷關的天然護城河。經過函谷關會到達今天的三門峽,然後抵達崤山,過了崤山就可以抵達洛陽。

洛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所在三川河谷不僅控制著黃河南北兩岸通行的渡口——孟津渡、小平津渡,而且再東行一步就完全走出了中國第二大階梯——山區,進入一馬平川的平原。此時,位於平原地帶的魏都大梁和韓都新鄭均在鄰近不遠,而且秦軍渡過黃河沿著太行山北上亦可直達平原地帶的趙國都城邯鄲,南下亦可攻打楚國在平原的勢力。

通俗來說,秦國若控制函谷關,退可以守住八百里秦川,進可以出兵東向,爭霸中原。如果此地被山東六國佔領,秦國不但會被牢牢地封鎖在函谷關以西難以東進,而且隨時都有被敵軍偷襲、蠶食、直至滅國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