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土地种了“金蛋蛋”

临潭:土地种了“金蛋蛋”

清明时节雨纷纷,机跑人忙抢墒情。试问下种是何物,村民笑指“金蛋蛋”。这是近期洮滨镇郑旗村的真实写照。去年洋芋收挖后,地块平整管理比较好的,亩产能达4000斤左右,村民们都说今年洋芋肯定大丰收。

面对这样的现状,帮扶队长赵国正萌发了大胆的想法。他一边和村干部商量,一边到贫困户家里征求意见。

引进新品种,提高亩产量,促进村民增收。“种一样的地,下一样的苦,产量高,何乐而不为。”村委会副主任王义笑着说。

决定了的事,说干就干。经过多方咨询、调研、协调。2020年3月窑煤集团帮扶2万元资金,从甘肃农垦集团引进产量高,抗旱、抗病虫害的“青薯9号”洋芋种子12000斤试种。

“帮扶单位窑街煤矿给了2袋二胺化肥,1卷地膜,6袋洋芋籽,准备种3亩,不够的化肥、地膜再买些,给我的帮扶力度大,省了不少钱,有能力有信心种好,下半年来个大丰收。”未脱贫户韩世平信心满满。

为保守起见,今年37户贫困户试种100亩,甘肃农垦技术人员介绍,亩产达6000-8000斤,我们就按亩产6000斤算,和去年产量好的亩产4000斤相比,每亩增产2000斤,一斤按一元,也是2000元,帮扶队长扳着手指算着账。

“以前要致富,先修路。现在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现在要脱贫致富,产业先行。”“选定洋芋种植、加工发展方向,是符合村情民意,粉条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引进新品种洋芋种植,力争在有限的土地上效益最大化。抱住“金蛋蛋”,发展“金蛋蛋”,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既要鼓起村民的钱袋子,也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村支部书记王建显得胸有成竹。

通讯员 李文祥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