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无意识的选择性遗忘?

小二2


没必要过于苛责自己,绝大多数人和你一样。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代表人的本能冲动,趋乐避苦且追求即时满足,是人格中最具力量也是最黑暗的部分。自我表现为理性的我,一方面要满足本我冲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现实环境,趋利避害。超我代表社会规则,监督自我,趋善避恶。

成年人的人格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自我,所以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理性行为,但这个主导者也很不容易,需要面对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因为两者的行事原则天然冲突,本我只管满足自己,超我要求遵从社会规则,所以自我经常处于焦虑中,满足了本我则超我焦虑,满足了超我则本我焦虑。自我为了避免承受焦虑的痛苦,在无意识中形成一种防御机制,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你说提到的选择性遗忘痛苦的经历就是最常见的一种防御机制——压抑,采用这种方式自我就逃避了本我没有被满足带来的痛苦。

被捧时内心的激动是本我的反应,你能做到不喜欢于色说明你的自我有一定的控制力,社会要求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对这种激动的不满意则来自于超我的监督,没关系,有所觉察即可,不要太在意,如果太在意的话可能会形成道德性焦虑。

正常的人格结构应该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力量相当,在自我的整合下,形成完整的人格结构,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会伴随我们一生,没有谁可以不面对。所以人总会在某一个时刻处于一定程度的焦虑中,精神分析认为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神经症,没有谁的心理是百分百健康的。


广种薄收


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人的心理防御方式之一。人为了保护自己,形成多种防御痛苦的应对方式,这些方式常常可以让人免于崩溃,有正向积极作用。只要没有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妨任其自然。不过,这种遗忘式防御,只是在意识层面遗忘,情绪记忆和身体记忆会长期存在,深潜入潜意识......


Sing77


你好,我是心理领域创作者 ArtEileen。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人的大脑喜欢帮你过滤一些伤痛的记忆,这是我们身体精妙的地方。

虽然意识里过滤掉了,但是这些记忆并不是没有了,而是深埋在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当有刺激记忆的状况发生,你就会强烈的反应。

之所以能埋在潜意识里,是因为你选择了逃避。当时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处理这个打击或者是创伤。所以等你准备好了、成长了,它也会借一些情景的发生来提醒你。

所以让你觉得难过的事情、你觉得对自己不满意的点,都是可以深挖的线索。主动去进行清理。清理方式可以有自由书写、觉察你做的梦、写书等等。


ArtEileen


不要逼自己,也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人总是应该往前看的,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过去了就都不会回来了,回来也已不是当初的风景当初的心情了,何必还要那么执着呢?人总是很奇妙的,当你用心爱过一个人却又不得不同他分手时,你会觉得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色彩,甚至会有就此结束生命的想法,但是当你顽强地挺过来之后,你又会发现其实当初那种所谓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原来只不过是个美好而虚幻的梦境罢了。凡事都别去计较太多,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放下包袱,放松心情,开开心心地过好现在的分分秒秒,充实快乐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碰到更美的风景,更好的爱人。



卢家三少vlog


烦心事多,累了!需要像孩子一样简单


退伍高射炮炊事班长


脑袋就像装衣服的大木箱子,不经常穿的衣服放在最下面,仔细翻也能找出来,也有实在是穿不上的衣服可能早就扔了。正常人都有,没必要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