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中庸之道: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儒家的“中庸”思想進行全面闡釋,對後世影響至為深遠。有人故意把“中庸之道”說得高深莫測,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北宋大儒學家程頤註釋中庸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即永恆恪守中正之道。

中庸思想的三個基本原則

1、致中和。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是平靜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們必然要表現出來。表現出來而符合常理,有節度,這就叫做“和”。二者協調和諧,這便是“中和”。達到中和的境界,世間萬物就各得其所了。

2、執兩用中。“叩其兩端”、“執兩用中”是中庸之道的一個重要原則,“兩端”就是過和不及兩個極端,“過猶不及”,是指做一件事情,如果做過頭和沒有做到一樣不得其正,所以做事須恰到好處。“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執兩用中”與“過猶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堅持“中”,戒其“過”,勉其“不及”。

3、和而不同。《中庸》認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即多樣性事物之間可以和諧相處、互補共進、寬容包納。“和而不同”的原則最能體現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確處理各種關係的黃金規則,具有最普遍的意義。

中庸之道: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中醫養生治病的思想是“致中和”

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髮育。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

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也就是傳統的中醫,講究的就是一個平衡。儒學講究的是人與社會的平衡,道學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佛學修為的是人自身內心的平衡。

中醫除了基礎的陰陽平衡外,五行說作為中醫基礎理論,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就是一種平衡;人們說的五臟六腑,五臟是藏精華的地方,六腑是負責代謝的地方,臟腑相通,這也是一種平衡;天人相應,人要符合一年四季的規律,一天日出日落的規律,這還是一種平衡;每個人自己內部還是平衡,只不過青年人平衡會強一些,老年人會弱一些而已。

千百年來,中醫一直靠著這些理論來指導臨床,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中醫的理論已經相對完善。現代的中醫,也會用CT、化驗等一些檢查來確定疾病,然後再採用望聞問切的手段來進一步確定患者的體質和證侯,以便做出針對性的治療。

這些技術和中醫並不矛盾,不能說CT、共振這些東西就是西醫的。這只不過是一個檢查手段而已。傳統中醫有時候不會像西醫一樣精確地指出是哪個地方有毛病,只會從一個整體角度來考慮,現在如果再結合西醫的相關理論知識,精確指出發病部位,這樣更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中庸之道: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中庸之道是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自我收斂價值,即“忍、讓、退”的處事原則,與中庸人際價值觀體現有著密切的聯繫,說明擁有中庸信念價值,尤其是自我收斂的個體,也能夠將自我收斂的處事原則落實到行為處事的實際行動之中,幫助他們和諧應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避免陷於人際困境之中。具體而言,他們更容易採納多方意見,並根據多方信息進行整合,最後以和諧共進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他們的思想、行為與情緒表達就不會過於偏激而讓人覺得存有敵對之意。

中庸信念價值觀的兩種核心因素可能通過不同的作用機制來影響個體的抑鬱情況。研究發現自我收斂價值與情緒管理的聯繫(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對於個體的人際關係處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我收斂價值強的個體可能會有更強的表達抑制或收斂有關的情緒調節能力,幫助他們和諧應對負面的人際溝通情境,或是適應不同的環境。

可能正因為存在這樣的一種內在機制,對於自我收斂價值更低的抑鬱個體而言,人際關係敏感度、偏執、焦慮、強迫等症狀的表現也更明顯,致使他們的抑鬱程度更為嚴重。

中庸之道:預防抑鬱的一劑良藥!

修中庸之道的三個原則

1、慎獨。要求人們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檢點。即使在隱蔽之處或細小之事,也時刻格守中庸之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闇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

2、忠恕。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至誠。至誠儘性是實現中庸之道的關鍵。只有堅持至誠,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實現“至誠”就可以使人進入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

很多人認為中庸即平庸,保守,妥協,不求上進,還有人把中庸之道理解成不講原則的折中主義、平均主義,這是對中庸的曲解。

中庸包含的折中調和思想,應該算一種積極的調和。調和與均衡無論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常態。

“中庸”其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能使人身心和諧,並能使人處理好人際關係、國際關係及人和自然的關係,以至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