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在A股中踩商誉的雷?

A股中的雷确实不少,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雷就是商誉。

益升网|如何避免在A股中踩商誉的雷?

什么是商誉?

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企业内生的,外购商誉是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形成,源自很多方面,比如品牌知名度,管理层的能力,明星的粉丝数量,地理上的稀缺性,关系人脉,销售渠道等。商誉的本质,其实是对企业软实力的评估,但是这个很难定量,带有玄学和心理学的成分。

最终决定商誉价格的,还是买方愿意出多少钱。看卖方多会忽悠,看买方是不是人傻钱多,也许要讨价还价很久,也许直接拍脑门。对上市公司而言,高额商誉就是个不定时的炸弹,说爆就爆,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商誉如何计算?

说白了,就是以高于账面价值去买,超出的部分就是商誉。自创商誉因为无法量化,不体现在财报中,茅台、苹果有很高的品牌价值,但是在报表中看不到。等到被收购的时候,商誉才能在报表中体现出来。

比如某影视公司,收购几个明星的壳公司,出价10.5亿购买70%的股权,这家公司的净资产约等于0,那么这10.5亿全部都是商誉。对赌期结束后,收购的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商誉开始集中暴雷,画风就会像雪崩一样。

上市公司喜欢在牛市中并购,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的估值高,通过换股方式去收购合算啊,所以2015年的增发和并购就特别多。一般对赌协议都签三年,业绩不达预期,就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所以2018年暴雷的多。

资本运作的套路:

1)在市场火爆时,通过收购提高市值,也许是真心看好标的公司,也许只是蹭热点炒概念。

2)受到所谓“利好”推动,连续N个涨停。

3)高位套现

4)对赌期间,被并购公司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对赌期结束后,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造成大额亏损。

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并购让企业如虎添翼,增厚利润,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大牛股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而有些并购就是单纯为了资本运作,目的是拉高估值进行套现,最终让小股东买单。

在牛市并购,制造海市蜃楼,吸引各路资金入场,对赌期过后一次性财务洗澡。一年计提完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连续亏损被ST。

​如何避免踩雷?

关注一个指标:商誉/净资产。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越高越危险。一些轻资产的行业,是商誉减值的重灾区,比如影视传媒、游戏、教育。关注公司最近几年的并购情况,看收购标的和公司主业是否相关,标的质量如何,所做的业绩承诺靠不靠谱,对赌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投资者越来越精了,因为商誉都是公开数据,财报出来之前股价会提前反应,财报出来后反而利空出尽。不过最好还是远离高商誉的个股,太爱并购的企业容易出问题,大牛股一般都是靠内生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