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密市场半壁江山的稳定币遇巨大劫难,投资者或难于幸免

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有明确上限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了对抗通胀风险,然而在现在越来越庞大的加密货币家族中,很多后来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形态,与比特币已经大不相同。

稳定币是一种完全抛弃了去中心化、由公司控制发行、数据并不透明的货币,目前全球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仍然整体趋于谨慎,很多投资者都将稳定币作为进出加密市场的渠道,因此稳定币在加密货币世界交易中心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USDT在稳定币市场份额达到了80.56%,可谓一家独大。


占据密市场半壁江山的稳定币遇巨大劫难,投资者或难于幸免

稳定币市场份额占比 数据来源:DAPPTOTAL

可以想见,大部分稳定币存在一切主权货币所有的问题——通胀严重、中心化,此外,因为中心化稳定币的发行方多为企业,其将受到监管的影响,而诸如财务数据不透明这一类的企业问题也存在于稳定币身上,可以说,稳定币的存在本身与比特币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而且其藏有巨大的隐患。

312比特币暴跌以来,Tether接连增发了5.73亿枚USDT,大量的USDT流向数字货币市场,大量而随意的增发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种无节制地印钞行为将会形成价格泡沫,一旦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手中的稳定币,那么就会形成挤兑现象,而因为Tether公司一直没有公开的可靠的财务报告与储备资产报告,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稳定币将成为投资者手中随时会爆的炸弹。

另一方面,近来美联储接连降息,并开启了史上罕见的宽松政策,1个月期和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价分别为-0.046%和-0.056%,负利率时代已经到来,而这对于与美元1:1兑换的稳定币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稳定币的发行方的一部分收益来源于抵押物存放在银行中所得到的利息,但是在负利率的环境下发行方就将失去这一部分的收益,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存放的美元最终价值低于发行的稳定币。

Blockchain.com研究负责人Garrick Hilema指出,“如果负利率扩大并持续存在,那么稳定币发行方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硬性的1:1锚定挂钩制转向类似Libra的净资产价值(NAV)模式。即如果任何稳定币发行方确实选择更改其资产支持的构成(从而可能承担更多风险),该模式允许资产支持价值的波动。但发行方应向用户公开披露这些更改。”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顾问George Samman认为,大多数稳定币发行方不像传统银行那样提供任何其他服务,因此,这可能对发行方的商业模式造成致命打击。这显然也会损害用户。它可能会看到很多美元支持的稳定币走向终结/或转向不同的兑换模式,例如转向一篮子模式。

稳定币面临着的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一旦稳定币不能撑过去,那么一切结果都将由投资者们来承担,我们只能为自己祈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