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五、“盜棺基”的傳說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由於地理位置的獨特性,這裡歷來成為兵家廝殺的戰場。據民間傳說,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陳友諒靈魂的決戰就是在此地展開。故事很多,什麼“真娘娘假天子”,“活葬母”,“築窯基”“老鼠吃高粱”等,我時有耳聞。由於年代久遠,僅口口相傳,又缺少文字記載,故事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話題。一些老人也僅能說出一些零散的細節。經過走訪,我把這些故事梳理了下,儘可能讓他們連貫合理些。故事是圍繞一個“盜棺基”地點展開的。

陳友諒還未發跡時,和母親相依為命。他把母親安頓在老灣街,自己出沒陳瑤湖,風濤弄險,打魚為業,打得的魚讓母親在老灣街出售。一次他把一根撐船竹篙插在湖中忘記帶回,第二天,找到時,竹篙居然長出了竹枝竹葉。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陳友諒雕像)

陳友諒十分驚訝,不敢取出竹篙,急忙向附近普濟寺的大法師請教。大法師說,你這一篙子插在龍嘴上了,將來會大富大貴,但有個節坎不知你能否過得去。此坎實在無天理人倫,但惟此一途,你才有機會稱雄天下。陳友諒急忙請教是什麼坎,法師告訴他,現在龍王咬住你的手中竹篙,並且讓它重新發芽,是天生異象。只要你讓母親赤身沉入此處,與龍王相會,你的母親就成了真娘娘,你就是龍子了。雖然是假的,但只要你在母親將死未死之時,將她葬龍尾脊處,你就有了真龍天子的身份了。龍尾脊就在老灣街“灣溪河”西岸墳場中,一切要秘密進行,千萬不可為他人知道。法師還告訴他將來發達了,可從老灣街到插竹篙處修建九十九口窯基,方可保萬無一失。法師本來想囑咐他修一百口的,在更遠的入江口處也修一座,但考慮到陳友諒天生反骨,總愛在別人數字上加一而行事,於是告訴他只修建九十九處。陳友諒想知道其中奧秘,法師說:“天機不可洩露。”說完第二天,法師就坐化了。

此時,陳友諒母親就住在老灣街一家客棧裡,昨天他太累了,夜裡沉沉地睡了一覺,夢見一條老龍與她傾訴衷腸,告訴她明天可在灣溪河西岸相聚。果然第二天,陳友諒讓人把母親帶到竹篙處,逼著自己的母親赤身沉入水中,取出竹篙。然後就按法師吩咐,趁母親奄奄一息,把母親葬在了老灣街西邊那塊墳地裡。從此陳友諒,一帆風順,縱橫天下,自稱為帝,只有一個朱元璋沒有降伏了。想到大法師的話,他志得意滿,大法師的話已一一應驗,他囑咐我的事,我不能不照辦。於是,這位總愛在別人數字上加一的陳“皇帝”,這一次,很聽話,只做了九十九口窯基,到插竹篙處為止。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此時朱元璋也在想盡辦法怎樣剷除最大對手陳友諒。一天,朱元璋在營地外閒逛,思索破敵之策。突然看見一隻老鼠,特別大,正往一株已成熟的高粱秸稈上攀爬,想去啃食頂上的高粱,可是將到頂時,一陣風來,老鼠就被摔倒了地上,老鼠只好重頭再來。這樣連續了三次,老鼠都沒有成功。朱元璋很好奇,仔細看著,想,我看看你最終能否吃到高粱。後來,朱元璋看見老鼠不再攀爬了,改為啃咬高粱竿根部,不一會,高粱倒下了,老鼠如願所償。“掘其根本”,哎呀,這不是上天在啟示我嗎?讓我斷了陳友諒的根本嗎?陳友諒的根在哪裡呢?古人迷信,挖了別人的祖墳,就是斷了他的根。關於陳友諒“活葬母”的事,他是有所耳聞的。必須找到陳母葬地。於是經過一番打聽,探得了準確消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朱元璋派人盜挖了陳友諒母親的棺木。後來,陳友諒戰敗,由於缺少一口窯基,母親棺木被盜後,祖靈未能通過這些窯基一步一步,奔入長江,龍游大海。原來必須要一百口窯基,才能保證陳友諒躲過此劫,東山再起。假就是假的,實在是天意啊!

後來插竹篙處就叫“龍王嘴”,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現在銅陵市郊區灰河鄉普濟圩農場龍王嘴中學處。據傳,陳友諒稱帝后,一度準備在此修建皇城。母親葬地,因其棺木被盜,人們稱其為“盜棺基”,現在,一些老人還記得這個地名,它就在現在老灣商貿主幹道世紀華聯附近。至於其他窯基,由於地勢較高,形成“墩”,久而久之,有的成了墳地,有的成了村莊,散落在老灣向北而東的長江沿線上。

我查閱相關歷史材料,陳友諒一生最輝煌的業績就是攻克貴池和安慶。這些傳說,可能還真有些影子呢!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六、落後與新生

過去,老灣街一帶的經濟,相對周邊的湯溝、橫埠、周潭等地可能要落後些。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三點:一這裡是圩區,河道縱橫,湖澤遍地,長江年久失修。水患接二連三,不是江水決堤,就是內澇潰圩,人民常常流離失所。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點家財,一場洪水就衝得精光。記得老灣街上有個學識淵博的老詩人方金鑑曾嘆道:

滔滔洪水釀奇災,五夜驚如萬馬來。

風起波搖廬盡蕩,月明湖闊雙槳開。

泰山可靠終非靠,故里思回不得回。

骨肉如今天各一,暮雲瞻去淚盈腮。

二外來人口多,資源匱乏。古代這裡是一片汪洋,傳說是南海梢。至今這裡還有一處關於曬經石的傳說,傳說唐僧師徒,從西天取經回來取道南海路過這裡,不慎將經傳掉進了河裡,撈取後在此地一塊石頭上翻曬。這塊石頭就成了神石,叫“曬經石”,人們在此造了一座廟紀念此事,叫“曬經廟”。後來湖水漸退,沙土淤積,長出了一些陸地,陸續來了一些逃荒要飯的貧苦百姓在此住居,有了人煙。人是越積越多,可這裡除了湖澤裡的魚蝦以及荒墳荊叢裡的獐麂野兔外,其他可供生存的資源實在很少。

三這裡戰爭不斷,歷來是各方勢力交匯的地方。就拿抗日戰爭時期來說。這裡就有日本人、廣西佬、新四軍和地方神道組織等四大武裝出沒。紛爭不斷,百姓哪有安生的日子?

經濟的落後,帶來文化教育上的相對滯後。解放後這裡雖然開設了許多學校,但由於底子薄,師資匱乏,這裡的教育水平依然不盡如人意。別的不說,就拿我常在一些微信公眾號上發的文章閱讀量來說,寫老灣的閱讀量總比寫湯溝、橫埠、周潭的文章少一大截。雖說有文章質量方面的原因,但老灣網絡不普及,上網閱讀人少也是個重要原因吧!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幸好,今日的老灣街一帶也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步伐。隨著開發區就在老街西邊和南邊不遠鋪開,老灣街的面積比原來擴大了好幾倍,過去不少溝塘、墳場、田地都變成了寬闊平坦的街道。雖然老街冷清了,但新街生機勃勃。曾經令人恐怖的“盜棺基”,成了街市的中心。新修的南北走向的公路直貫老灣河,通向王套江邊公路。原先日本人設定到湯溝的線路,又重新修通,更為筆直和堅固。前年,G347國道,也從老灣街北端橫貫而過。一時,街尾變街頭,村後變村首,老灣徹底改變了走向。如今,政府正在王家套處修建一座現代化的貨運碼頭。一條貨運鐵路,將從安徽省會合肥出發,直達這裡。老灣,將是這條貨運鐵路的終點站。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老灣這個古老的名字將為更多人提起。

“人間正道是滄桑”,現在老灣街在行政區劃上已歸屬銅陵市郊區老洲鎮管轄,但它的根依然生長在樅陽縣乃至老桐城的血液裡。桐城東鄉四大老街,目前只有湯溝和老灣街依然活著,這是老灣街的幸運啊!

老桐城東鄉四大老街之一——老灣街記憶(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