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代销版图解析:银行VS互联网巨头

随着3月30日晚间农业银行披露年报,六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均披露了2019年“成绩单”。各家主要银行的基金代销数据也呈现在投资者面前,我们从中可窥见基金代销“江湖”之变。

一般来说,银行是公募基金代销的传统渠道,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是 “龙头老大”。最近几年招商银行在基金代销领域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两者你来我往,争夺颇为激烈。

但银行的蛋糕逐渐被分食。这些年,东方财富、蚂蚁金服、腾讯理财通、陆金所等互联网平台也加入了基金代销战,市场格局有了大的变化。

两强争霸:工行VS招行

工商银行财报显示,2019年代理销售基金5892亿元,较2018年减少了1789亿元,降幅达23.29%。从近五年的数据看,工行2019年的基金销售规模仅高于2016年,可见基金代销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

基金代销版图解析:银行VS互联网巨头

招商银行并未披露完成的代销规模,而是首次以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披露基金代销情况。截至2019年底,招行代销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达2197.7亿元,同比增长33.8%;代理基金收入达47.13亿元。

基金代销版图解析:银行VS互联网巨头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货币基金都免收手续费,这其中就包括有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等等。非货币基金(混合类、股票类等)申购费用更高,无论是对管理人、银行以及理财经理的价值都更大。

招商银行自2013年代销基金以来,代销规模快速攀升。除2016年是基金代销比较艰难的一年,年初的股市熔断和前两个月的股市下跌,让基金代销规模有所下降,由2015年的6057亿代销规模降至2016年的4952亿。

2017年以来,招商银行的基金代销规模均不断增长,2017年、2018年的基金代销规模分别为7055亿元、7679亿元。

招商银行在业内的口碑较好,会综合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基金经理过往业绩、回撤率等指标精选基金产品。这些年在权益类市场爆得大名东方红就离不开招商银行的渠道助力,缔造了多只爆款基金。

此外,交行、邮储、农业银行等也披露了基金销售数据。交行未披露基金销售规模数据,但其非货基代销增长势头非迅猛,较上年增长了70.4%。邮储银行去年在代销规模为738.94亿元,其中非货币基金378.83亿元,占比超过一半;农业银行并未披露规模,只提到主代销基金数量和偏股型基金销量创近年来新高,销售非货币基金金额较上年增长44.8%。

渠道之变:银行VS互联网巨头

银行代销规模的增减有各家银行自身的战略考虑,也有行业环境的影响,但互联网渠道快速崛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基金代销版图解析:银行VS互联网巨头

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让东方财富、蚂蚁财富等迅速崛起为比肩银行的基金销售渠道。

仅仅去年上半年,东方财富旗下平台基金销量超过30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非货币基金的销量占比首次超过货币基金。

这些年东方财富基金销售的金额成倍数增长,2017年、2018年上半年基金销售额分别为1585.68亿元、3025.55亿元。

从代销基金数量来看,天天基金(东方财富旗下主要代销平台)等平台已力压银行渠道。数据显示,天天基金代销了139家基金公司的7000多只基金。蚂蚁财富平台已经接入了近5000只公募基金。陆金所代销基金数也已超过5300只。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共有158家银行开展基金代销业务,代销基金数量最多的五家银行分别是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均未超过3000只。

沪上某大型公墓基金副总经理最近在与Sir交流时就提到,这些年很多大型基金公司都成立电商部门,自建销售渠道,网站、微信公众红号、APP一个都不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尝试之后很多都放弃了。“流量完全没有办法和蚂蚁、天天基金网这些平台相比,而且各家的渠道都是销售各种的产品,投资者的体验一般。”

但他同时也表示,基金代销从线下(银行、券商)转移到线上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银行买基金的一般年纪较大,单笔金额也大,对基金产品的认识程度也深;在互联网上买基金的很多是年轻群体,理财小白,对申购、赎回费用没有概念。这些年轻人未来会成为购买的主力军,已经形成了在网上买基金的用户习惯。”

在我们看来,未来,在基金代销市场中,互联网渠道销售占比仍会上升。基金代销业务未来的方向也将从买方到卖方到转变,即从卖产品到给投资者提供投顾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