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石油體系臨近“塌方”,救援計劃短期難產

沙特與俄羅斯挑動的石油價格戰致使原油價格崩潰,迅速暴跌至20美元以下,引發了全球的資本動盪。

然而,看似是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利益衝突,但仔細來看卻是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被裹在中間深受煎熬。

美國在二戰後憑藉石油美元體系的支撐稱霸全球,即便是沙特、俄羅斯這樣原油生產豪門也要受制其中。表面上,沙特、俄羅斯因為價格爭吵,打落原油價格。看似兩國單挑的局面,卻像背後有預謀群毆美國的計劃。

仔細品味一下,沙特、俄羅斯為何選擇美國因疫情無力顧及石油的時候出手?為何又在美股在歷史高位出現崩盤苗頭的時候出手?又是為何石油美元體系支撐因素逐漸失效的時候出手……


頁岩油的“原罪”


美元石油體系臨近“塌方”,救援計劃短期難產


石油對於美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美國為了擁有對石油的主動權也是破費心機。其中,頁岩油就是美國所發出的一個“大招”,然而,恰恰是頁岩油的迅猛發展或許是招惹沙特、俄羅斯發動石油“大戰”的導火索。

從2012年到2014年末,美國頁岩油實現了200+萬桶/日的產量增量,而同期的OPEC原油產量下降了約100萬桶/日。

2015年底,由於大片的頁岩油井讓美國國內原油供應過剩,美國國會放開了執行了40多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這標誌著美國從原油進口大國轉向了出口大國,這一舉動確切地觸動了多國的利益。

得益於頁岩油繁榮,美國在2018年超過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

於是,石油生產國聯手發動了第一次對美國的“圍剿”。2014年11月,沙特和俄羅斯大幅增產,試圖用低油價逼死美國頁岩油。

OPEC三巨頭沙特、伊朗和伊拉克以及俄羅斯一起聯手,在半年左右時間內增產約70萬桶/日。於是,布倫特原油價格從2014年底的80美元/桶下跌至2015年1月的50美元/桶,隨後又繼續下跌至2016年初的不足30美元/桶。

這一場“戰爭”的結果是,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國家都同意減產,石油價格開始恢復上漲。美國數十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申請破產,同時裁員數十萬人。

但這場狙擊,僅僅延緩了美國頁岩油的進擊腳步,成熟的開採技術和美國能源獨立的野心,帶領局勢走到了今天。

這次油價的暴跌不能排除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俄羅斯與沙特或許是聯手針對美國頁岩油的自導自演。

油價保持當前20美元一桶的低位,受損最大的無疑將是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一般情況,老大和老二打架,受傷的都是老三。

目前,正值新冠狀病毒影響導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之際,而美國頁岩油企業註定將成為沙特與俄羅斯發起的石油價格戰中最大的輸家,並對美國經濟和美元產生淨負面的影響。而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因為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經濟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的完美循環在全球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以充實其不斷增長的債務需求,但按目前的最新消息來,這種局面正在被打破。

據路透社報道,受能源價格暴跌衝擊,美國頁岩氣革命的領導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已向債務重組顧問尋求幫助,成為首家被油價暴跌壓垮的美國大型能源公司。

美國頁岩油產商紛紛裁減預算、暫停資本投資,實行裁員等。迪拜國民銀行(Emirates NBD)的數據稱,過去兩週內美國已暫停了59個油井,其中大部分位於德克薩斯州的帕米亞盆地(Permian Basin)。

價格戰在商業競爭中是常見的手段,無法承受低價的生產商註定要承受虧損和債務的壓力。如果價格戰長期維持下去,那麼美國頁岩油商或許會成為三者中最先倒下的。


支撐石油美元的要素正變淡

美元石油體系臨近“塌方”,救援計劃短期難產

油價的暴跌致使美國石油產業鏈也出現危機。

NYMEX RBOB(注:一種在美國NYMEX交易的無鉛汽油期貨合約)近期汽油期貨跌至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RBOB裂解交易也進入了負值區域,這反映了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對最終用途需求的擔憂。

由於需求疲弱和煉油廠利潤下降,美國許多煉油廠已經或正在削減開工率。同時,埃克森美孚宣佈,鑑於產品需求疲軟,該公司還將削減其在法國的兩家煉油廠的開工率。只要需求沒有改善,煉油廠的利潤率就必須保持弱勢,以推動煉油廠進一步降低開工率。

新冠疫情和價格戰之前,眾多證據表明美國的石油產量開始下降。2019年資本支出大幅減少。去年,美國鑽機數量減少了250多臺,二疊紀盆地鑽機數量減少了約55臺。特拉華盆地和米德蘭盆地的下降曲線分析顯示,兩次危機發生之前,下降趨勢已經出現。

據報道,美國已接近或處於能源獨立狀態。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在其網站上表示:“EIA無法確定從別國進口、儲存、及出口的原油數量。美國也生產和出口石油產品,但EIA無法計算石油出口中國內生產或進口原油的數量。此外,別國購買美國原油製成的石油產品可能會出口回美國,並在美國消費。”換句話說,美國是石油淨進口國。如果不從美國進口原油,美國將無法生產供消費或出口的石油精煉產品。當前環境下,赤字將進一步擴大。

分析顯示,作為石油美元的根基美債也正在失去市場份額,支撐石油美元的要素正變淡,從路透近日監測到的數據顯示,一些以央行為主往常的大型美債海外買家正在遠離美國公債市場,這就意味著支撐美元貨幣地位的因素正在減弱,而從最新消息來看,目前去美元化的這些舉措只會增加,這背後體現了美聯儲在近幾天以來擰開印鈔機水龍頭狂印美元,向市場投放數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後,美元價值的降低及美元濫用其貨幣主導地位後的負面效應正在顯現。


石油美元體系的由來

美元石油體系臨近“塌方”,救援計劃短期難產

如果談到石油與美國的關係,就不得不說說石油美元體系。

197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乘坐著空軍一號,悄然來到沙特,此行他有一個秘密的會談任務。

這一輪艱苦的會議收效很不錯,美國開始從產油巨頭沙特購買原油,並向沙特提供軍事援助。作為回報,沙特將數十億美元的收入買進美國國債。後來這一措施不侷限於沙特,擴展至中東其他國家。

事實上,這就是石油美元循環體系的開端——由於沙特等產油國的配合,用美元來對石油進行結算,再把獲得的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這使得美元繼續迴流回美國國內,由此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這一計劃確保了美元作為全球重要貨幣的地位,也製造了美國國債的“新需求”。美元的地位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尤其突出,當時歐佩克在石油貿易中佔有50%的市場份額,幾乎全部都由美元結算。

自從1974年美國與沙特達成石油美元協議後,所有石油都以美元交易,近半個世紀以來,沙特、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一直聽命於美國(石油美元),而美國則將向沙特提供經濟和安全援助,該協議確保沙特在全球原油市場上的決定要符合美國的經濟戰略目標,不言而喻,都在按照“沒有美元就沒有石油”這個原則進行交易——石油換美元,美元換石油的能源金融循環流通體系。

石油美元一詞源於曾擔任美國總統卡特顧問的喬治城大學教授易卜拉欣·歐維斯,更是美元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目的是為美元脫離金本位後失去的市場份額可以由石油美元來進一步支撐及美元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石油美元體系的建立,對其他產油國似乎不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為石油美元體系的存在,美國金融體系也可以很容易地經濟制裁任何產油國,或將這些國家排除在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金融體系之外(比如SWIFT),除此之外,石油美元體系也可以切斷任何國家的國際貿易。比如,現在的伊朗和委內瑞拉就處在這種困境中。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產油國對這一體系不滿。此前伊拉克、利比亞、伊朗和委內瑞拉先後嘗試挑戰石油美元的體系,無奈以失敗告終。

美國為了維護建立起來的新秩序,在隨後的若干年中不斷對這些不滿的產油國施加壓力,甚至不惜動用武力。


遠遠期待的援救計劃

美元石油體系臨近“塌方”,救援計劃短期難產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美國也在千方百計的尋求途徑。

有消息稱,美國能源部的一些官員正在敦促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與沙特阿拉伯建立石油聯盟。

美國能源部長布勞耶特23日表示,在油價出現二三十年來最劇烈的崩盤之後,為了穩定價格,考慮的舉措之一就是讓美國與沙特建立石油聯盟。

美國和沙特一直在討論建立石油協定的想法。這種協定實際上等於一個卡特爾組織,根據定義,卡特爾組織是一群獨立的市場參與者,同意以有利於他們的方式共同影響市場。

但是,目前,這只是美國政府中一些官員支持的想法。

美國還準備了另外的一個策略。

在2020年3月,美國能源部(DoE)就決定在2020年6月底之前為SPR購買3000萬桶原油,以遵從特朗普總統的指示,用美國原油填充SPR。SPR的總存儲容量為7.135億桶,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地下鹽穴的可用容量為7700萬桶。因此,美國決定以大約30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中小生產商那裡購買約7700萬桶原油。

然而,白宮和參議院近期商定的2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中並未包括30億美元的資金。

有消息稱,由於未能從國會獲得資金,美國政府已暫停為戰略石油儲備(SPR)購買美國原油的計劃,並已撤回其石油購買計劃第一部分的招標。

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雖然準備實施了一些援救計劃,但是,收效甚微或者胎死腹中。從目前的疫情發展看,美國是無暇顧及石油價格,能控制好疫情就已經不容易了。

所以,不管是對手難以妥協還是美國無力顧及,一系列關於石油的應對計劃都將是遠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