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在正式开始采访时,我还在犹豫开场白,姚周周以一句自我调侃打破了局面:“我就是传说中第一批奔了三的90后。So what?”


电话那头,姚周周的语气,坦然、轻松。


用她的话说,过去的2个月,姚周周非常希望是“一场2019年PLUS版噩梦”。


突然,姚周周话头一转,“我决定要买房了。”


一个原先打从骨头里认定“租房一样可以过一生”的人,怎么会突然改口要当她眼里 “可怜巴巴的房奴”了?


01

19岁,初尝校外美好租房生活


姚周周是独生子女,从小一个人住一间房。活在高中里的美好大学生活,没过一年,一地鸡毛。


“你想想, 6个人天南地北,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能过得舒坦吗?”小姚冷笑两声。


学校禁止大一新生走读,姚周周开始了一场“有预谋地搬迁计划”。升大二的暑假,姚周周提前1个星期回武汉,兴冲冲地在学校附近找起了房子。


之所以那么着急搬出去,宵禁只是很小的原因。


首先,宿舍楼设计不合理。


宿舍一条走廊黑到底,姚周周的宿舍阳台朝北。夏天完全不透气,电风扇38°的风,吹得人心烦意燥,免费蒸桑拿,冬天阴冷潮湿,没坐一会儿,手脚冰凉。


其次,生活习惯不同。


武汉的梅雨季节,长达一两个月,6个人的衣服挤在一条绳上,马虎惯了的人,压根不管前人的衣服干没干,有缝就钻,导致所有人的衣服总是半干半湿,袜子、内衣也混成一团晾着,友谊的小船经常翻来翻去。


更别提早睡党和休闲党,隔三差五地开火。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最后,宿舍限压限电。


吹风机,一向是宿舍严禁的大功率电器,到了夏天,6个女孩吹头发不可避免,变压器虽用上了,但限压大招在前,吹风机一响,稍不注意,就跳闸断电,宿舍用台式电脑的也来不及保存文档,一开始一两次,大家还一片和谐,次数多了,死火山也变活火山,总要发作。


冬天更惨,晚上11点停电,雷打不动,6个人烧暖水袋,轮流换着拔插头,要是到了睡觉的点,谁忘记了准备暖水袋,哪怕6个大活人出气,躺在北向宿舍的被窝里,就跟冰窖似的。


说起第一次租房,姚周周的记忆非常深刻。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那天,她发现学校北门有根电线杆上,居然留着个被人撕了几页的纸条。姚周周当时手里攥着小纸条半信半疑,打电话还有点紧张害怕。


所幸,纸条是真的。房东是隔壁新小区的业主,两室一厅要出租,家电基本齐全,小区很新,总体环境不错。最打动姚周周的是,从来没住过人,卫生间装了浴霸,阳台是朝南的!


2009年,单间卧室房租500块,含水电、物业费100元,押一付三,合同一年一签。


姚周周多长了一个心眼,对比了中介带看的几个房子,确认房东没有漫天要价。房东爱惜新房,更愿意租给学生,合租的也是女生,双方都省了一笔中介费,合同也就敲定了。


万万没想到,什么样的房子住得舒服的专业问题,姚周周的启蒙是大学宿舍。


02

11年的租房生活,痛并快乐着


算下来,从念大学至今,姚周周在武汉生活了将近12年,她之所以一直坚持租房不买房,理由有三。


最初是工作不稳定,姚周周觉得不一定会留在武汉。


接着,姚周周贪恋租房的新鲜感。


租到粮道街,姚周周至今都绝口称赞。汽水包、热干面、烧麦、小笼包等武汉特色过早,1个星期不重样,出则繁华,入则宁静,去楚河汉街、江汉路什么的,哪儿哪儿都很近。


还有一次,租到了武昌二环的江景房,她对武汉的所有美好想象,都投射进了长江里。


别人要花几十万首付才住得起的房子,只要几千块的房租,自己就能安心享受。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再到后来,她认为租房成本更低。


对照税前破万的工资,一个月房租2000元(含水电、物业费),房租一年下来24000元,十年也就是24万,但买房的首付,一口气就掏空了10年甚至20年的房租,自己拿不出来。


更何况,姚周周自认也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除去生活开支,每个月还能存一半的工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随着搬家次数变多,年纪变大,披在租房快乐之上的光鲜外表开始脱落,体力赶不上二十多岁的时候,每次打包行李,姚周周都非常痛苦。


后来几年租房,姚周周不敢随便买喜欢的杯子,哪怕是巴掌大的盆栽、绿植,也只是匆匆瞟几眼,护肤品、洗发水这些生活物资,也不会再任性地随便囤。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慢慢地,姚周周变得爱看那种“爆改38㎡小公寓”的微信推文数不清第多少次幻想自己有个小窝,连逛宜家,都逛出了幸福感。尤其一想到将来四五十岁,面对房东的无礼要求,只能忍气吞声地搬家,姚周周就不敢再继续往下想。


2016年,姚周周目睹武汉房价疯涨她有点后悔,确实是自己年轻不懂事。很明显,坚如磐石的租房主义大山,开始松动。


记得2015年,租房进入第6个年头,当年的武汉,三环边七八千的楼盘一抓一大把。父母提过,帮姚周周买套70㎡左右的小两房,首付二十万,凑一凑还是拿得出来的,50万完全拿得下地,姚周周可以自己还月供。


但姚周周想的是,买房还款怎么也得二三十年,一旦在买房上,父母插了手,那会不会以后自己没了话语权?背上月供,当了房奴,生活水平也会大受影响吧?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开发商的单子,每天下午14点左右上班,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下班,自己开车回家,姚周周笑侃“自己长年累月过着美国时间”。加上周末单休,姚周周累得只想躺尸,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看房买房上。


当初毕业,没听父母安排在家当老师,反而一个人来武汉打拼,姚周周就是不想再过以前凡事爸妈说了算的日子。


03

最迟2021年,开启买房倒计时


近几年春节,姚周周开始不回老家过年了,2020年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姚周周说:“最致命的一击,偏偏从2020年开始。”


1月23日零点过了,她被“武汉封城”吓到了:一个1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说封就封?


姚周周赶紧起床去就近的超市,囤了1千多的物资。直到第二天天亮,姚周周才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报了平安。


平时忙惯了的人,突然一下被抽空,封城的第一个星期,姚周周一个人躺在出租房的床上,无所适从。后来,姚周周控制不住地刷新闻,整个人被各种谣言裹挟,吓得不轻,加上父母年迈,属于易感人群,自己不在老人身边,她担惊受怕。


租的小区位于主城区,疫情很严重,人人自危,被关在家里快1个月了,解封没盼头,生活秩序一团乱麻,大家的精神状态,都非常紧张。


囤货耗尽,被高价菜坑,姚周周只是生气,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水,姚周周不出门,也没觉得没什么影响,关键是现在2个月完全没收入,一直在支出,房租照常给,经济压力有点大。


直到那天,小区团购买菜的微信群里,不知道怎么窜出来“清走非小区业主的流动人口”的话,大家的情绪值,仿佛濒临悬崖边上,纷纷

把气撒在租户身上。


各种难听的字眼和词句,就像沾了辣油的鞭子,抽打着姚周周。“不在父母身边,关在出租屋将近30天,心理压力很大,自己那天彻底崩溃了,大哭了一场。”姚周周回忆道。


姚周周原本以为,2017年自己把户口迁到了武汉,从此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了,没想到,还是败给了一张房产证。小区居民的驱赶和讨伐,撞碎了姚周周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我突然想起2018年北京清理群租房的事。”姚周周说话声音沉了下来。她靠租房搭建起来的海市蜃楼,轰然倒塌。姚周周暗暗发狠:“我一定一定要买房!”她咬牙切齿地把虔诚信仰的租房主义踩在了脚下。


3月20日,姚周周看到一则湖北返沪返岗的大巴“囧途”新闻。上海方面直接劝返,不少人大半夜被困收费站。有个硕士毕业的26岁男生,年前处于实习期,两个多月没能返岗,他转正已经无望。姚周周突然感到庆幸,自己起码没有丢掉工作。


下定决心买房的另一个关键性原因,姚周周说:“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性,在三四线小城市,是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异类,包括父母。”


让姚周周享受租房生活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买不买得起房的经济问题,而是她体验到了冲破父母束缚、自由掌控生活的快感,也逃离了那个几十年因循守旧的小城市。


2月7日,原本是姚周周上班的日子,虽然武汉解封延迟了三四五次,好歹迎来了好消息——4月8日,武汉将解除封城。


姚周周从没这么心急如焚地想上班,不是因为3个月没收入,而是自从她下定决心买房开始,似乎飘忽不定的未来突然有了主心骨,比起被相亲催婚,房子起码是更实际、更具有操作性的目标,容易获得成就感。


一个奉行租房主义11年的人,被“逼”着要买房了


“按照估值来算,等你买了房,好歹也是个百万富婆了。”姚周周听到我的安慰,在电话那头笑出了声。


姚周周租房11年,经历丰富,比买房小白,更清楚要买什么样的房子,“我已经和家里商量好了,自己再努力1年,加上爸妈支持40万,最迟2021年结束之前,一定要买到房!”


注: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全文使用化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