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上北大,一年到头啃玉米、穿凉鞋,被称“丑人”的老师

经常在网上看到留言,如今物质横流的社会,真的有大公无私,两袖清风,甘为孺子牛的人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都一直怀疑否定,哪可能呢?与世隔绝的人可能,但深处闹市怎可抵住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呢?

14岁上北大,一年到头啃玉米、穿凉鞋,被称“丑人”的老师

于是,当我了解到哈尔滨理工大学王晓琮老师,我除了佩服似乎无法言语来形容。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教授应该穿着西装,举止优雅,有学者风度。可是,王晓琮老师却与众不同!

14岁上北大,一年到头啃玉米、穿凉鞋,被称“丑人”的老师

有人说他是“怪人”,有人说他是“巴黎圣母院的丑陋的撞钟人”,而我更想用“扫地僧”来形容他!


14岁上北大,18岁浙大研究生天才儿童

王晓琮老师,当年14岁考上北京大学,这个年纪不是天才又是啥呢?18岁考上浙大研究生,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去工作,都会有许多知名大学或就业单位为他竞争。可他最后选择一所普通的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一干就是20年!

14岁上北大,一年到头啃玉米、穿凉鞋,被称“丑人”的老师

王晓琮老师也曾以三个月时间自学法语,无师自通,记忆力超群;他也是黑龙江省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唯一裁判,他指导的学生都能获得“国际一等奖”;他上课从不带课本,线性代数、微积分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精确无误,可谓是登峰造极,所以同学们都称为他”神一般的存在!“


不修边幅,胶鞋拖鞋闯”天涯“

如果只是说他个人天赋异禀,便佩服得五体投地,那就是太浅薄了 些!王老师的神也因他的形象与行动变得光辉璀璨!

王晓琮老师是怪人,身为人师,自然需要注意点形象,但是我看到他的形象,跟很多第一次见他的同学一样,穿着打扮毫不入流,如同农民工兄弟,胡子拉碴显得木讷,一年到头穿着简朴、啃着玉米、穿着凉鞋或胶鞋的人;吃饭会舔盘子,一脸”丑相“吃法的人,却恪尽职守,用自己的专业传道授业解惑。

14岁上北大,一年到头啃玉米、穿凉鞋,被称“丑人”的老师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个大学教师,为如此清贫,甚至如同乞丐般呢?难道是炒作出名吗?不,他都曾放言:”如果采访,我就辞职“,狂放豪放如同魏晋名士,一点不在乎功名利禄,不为谋得一官半职,只是为了那三尺讲台奋斗不渝,对得住身上教师这两个日字,可以利用微薄薪酬资助贫困孩子......

王晓琮,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敬业与品格这两个词,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当然好,可以努力去追,但真正能够温暖人心的,从来不是素质低下的人,而是时时刻刻保持着善良的心。

世间事物千千万万,如王老师一样平凡的身份,却有不平凡的灵魂,他们都用自己崇高的品格带给我们感动!

哪怕他们身处简陋的一隅,头顶依然会有星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