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宋徽宗是一位一言難盡的皇帝,他治國無能,在藝術上卻是千年未有的天才,無論是字畫還是詩文,都堪稱舉國無雙,哪怕是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考量,也是第一流的。這樣的藝術大師,對於當時流行的詞作,自然也是信手拈來,水平極高。

可惜的是,宋徽宗的詞作並沒有流傳下來太多,僅僅只有十七首。其中《宋詞三百首》的開篇就是他的《宴山亭·北行見杏花》。這首詞生動傳神,情真意切,淒厲動人,歷來就被文人所推崇。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很多朋友想看到宋徽宗是否為李師師填詞,可惜的是並沒有史料支撐。曾經有一首很豔情的宋詞廣為流傳,認為是宋徽宗寫給李師師,但那首詞香豔有餘,文采不夠,實在不等大雅之談,絕對不是宋徽宗這樣大手筆可為。要說宋徽宗為女人所寫的詞,最好的還是這首《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

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這首詞屬於相思詞,又是一首悼亡詞,從題目來看,它是宋徽宗為自己的明節皇后所寫,這位皇后不僅是宋徽宗的心頭肉,而且經歷還相當傳奇。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明節皇后姓劉,出身極為貧寒,父親只是一名跑腿的酒保。因為生活無以為繼,只好送女兒入宮。此時,還是宋哲宗當皇帝,劉氏入宮當上了宋哲宗第二任皇后的宮女。小珏曾經在其它文章中介紹過這位劉皇后,她雖然美豔,卻是蛇蠍心腸,而且在宮中興風作浪。宋徽宗繼位之後,對這位皇嫂實在忍無可忍,安排婢僕們百般恐嚇辱罵,將她逼死。

宋哲宗的這位劉皇后死後,作為宮女的劉氏就要出宮。然而,宋徽宗的心腹宦官楊戩見到過劉氏的國色天香,便偷偷將其引薦入宮,正式當上了宋徽宗的妃子,同時也走上了寵冠一時之路。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這位劉氏剛入宮時只是才人,後被封為淑妃,但宮中往往稱之為安妃。除去美麗之外,她還既善於做人。她剛入宮時,劉貴妃正得寵,為了立足,她竟然認劉貴妃為母,甘願當了養女。然而,劉貴妃比她也不過年長一歲而已。

劉安妃還特別心靈手巧,她出自寒門,從小就離不開針線活,技術特別精湛。據說她每次做完一套新衣服,還沒有穿著,馬上就被人仿製。

所以,她能夠在宋徽宗的眾多嬪妃中脫穎而出,並不是偶然的。特別是在劉貴妃死後,她也幾乎受到了專寵。然而,劉安妃的壽命也不長,在宣和三年她便病逝了,享年只有34歲。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劉安妃死後,宋徽宗悲痛萬分,下令將其封為明節皇后。當時有位崔妃,因為沒有太多的愁容,宋徽宗一怒之下,將其貶為庶人。劉皇后是多麼得寵,在宋徽宗的這首詞中也可見一斑。

上闕開篇四字“無言哽噎”已經將傷心之情盡顯無餘。身為皇帝,六宮粉黛無數,能為一女子如此動容,相信還是真情實感。隨後,宋徽宗回憶了看燈時的情景,他與安妃攜手,便走邊指著月亮發誓,希望月常圓,人常在,不要半分遺憾。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讀來心如刀割,是為一位傳奇皇后所作

下闋則是情景交融,從當年看燈時,寫到了今年看燈時。如今的花燈羅列,一點也不遜色當年,可惜的是佳人已經分別。作者不敢將傷心事隨便對人說,甚至不敢抬頭望月,生怕那一輪明月,觸碰了柔軟的內心之處。

這首詞意境極為優美,無論是情感和辭藻,完全可以與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相映成輝,完全可以算得上不朽的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