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沉默不是金!


清華教授:沉默不是金!


在權力面前,人們害怕說錯一句話,害怕因此失去升官發財的機會,害怕因此失去房子、車子還有自己的養老的鐵飯碗,說幾話和這些物質利益相比,孰輕孰重,傻子都能分辨。故而久之,沉默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言多必失成為了很多成功者的座右銘。

很多場合,我們知道那些事情是虛假的,但是很多人認為“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該知道這件事,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說出這件事情,裝聾作啞是最好的做法,保持沉默才是最高的情商表現”。

慢慢的,沉默多了,想打破沉默就變得更加困難。因為當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沉默的漩渦,想從這個漩渦中掙脫出來說真話是需逆流而上的勇氣的,而且這種勇氣的力度需要超出眾人制造漩渦合力的數倍。這就必然了,通常這種勇氣都會寡不敵眾,最後被漩渦重傷甚至是妖亡。

無奈的是,歷史上的先知往往命運都很悲慘,因為他們是第一個站出來大喊“屋子裡有大象”的人,人們往往不會順著他的手指去看有沒有一隻大象,而是怒斥他為什麼吵醒了他們的好覺。甚至他們會認為先知在譁眾取寵、危言聳聽。許攸再告訴曹操一系列真知之後,迎接他的是人頭落地,許褚之刀不過是曹操想讓眾人知道守不住口的下場。

清華教授:沉默不是金!

歷史上無數悲劇源於集體沉默

二戰期間,很多德國人已經知道被推上火車的猶太人有著什麼樣的下場,但他們從不勸解,對此不聞不問,照常買牛奶麵包,上班下班,並對迎面走來的鄰居溫和地問候“早上好”。因為他們知道,誰要是喊出“皇帝的新裝”,同樣會有著被推上火車的命運。

沉默閉眼可以活命,睜眼吶喊變成祭品。有一段時期,“反派”被暴力批鬥和抽打時,很多圍觀群眾也感到不忍和不公,但他們只是默默地回過頭去,如果他們發出聲響,抽的就是他們。

不過,二戰之後,德國人紛紛睜開眼睛。赫魯曉夫時代,蘇聯人也紛紛從對斯大林的崇拜中“醒悟”過來。文革之後,人們回頭看自己的所作所為,也受到了良心極大的譴責。可惜,就在人們一閉眼一睜眼的過程中,歷史上的很多悲劇也應景發生了。

沉默不是金,沉默不是高情商

現在社會很多人明白,如果一個人敢於說真話,敢於剖析社會不公現象,那麼這個人肯定是爬不高,肯定是容易得罪人的對象,很多人和他相處時會盡量遠離他,背後還會添油加醋、汙衊詆譭他,恨不得把所有的罪過都往他身上堆。

每一個人坐在那個位置,都知道不能敞開心扉去跟人家說心裡話,一把如意算盤都只能在心裡打,保持沉默才是官場、職場之道,才是高情商表現。

清華教授劉瑜終於忍不住,她認為沉默不是金,而是社會的悲劇。

有沉默必有爆發,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中華崛起必不會被幾枚利慾薰心的沉默頑石所阻擋,世界需要真相,更需要每個人從心底而發的真話,歷史將記取社會轉變最大貢獻的不是壞人的沉默,而是好人的真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