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分娩之前那些曲折的事兒

“現在38周+5了,距離預產期就剩那麼幾天了,怎麼辦,我心裡好緊張啊,那個……生孩子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那麼疼啊?怎麼看是不是該去醫院啊?唉唉唉~~那幾位當媽媽的,來給我說道說道啊……”

前天晚上,聽到大學舍友緊張兮兮地問這些問題,一下就把我拉回了我生糖豆的前2天——

當時已經40周了,可我還沒有任何的反應,當然也沒有“破水”及“見紅”。“一直做著要順產的準備,這該不會要剖了吧?孕期每天都要堅持走10000步,這下功夫也白瞎了”我有些失落。到了預產期那天,我按例根據醫生的安排去醫院檢查,順道也把分娩用的東西一併給帶到醫院了,萬一到醫院就發動要生了呢。


到了醫院,還是沒有任何的反應,但醫生告訴我:“你的羊水太少了(大概50左右),胎兒可能有缺氧的危險,你直接準備住院吧”。於是我就住院了,第二天,羊水又少了,醫生給的建議是:“已經到了預產期,再去補羊水作用也不大了,因為這不像在30幾周時,補補羊水還能讓胎兒再長個1/2月。況且你羊水太少又會危及到胎兒,所以我建議給你用催產藥”。原本到了預產期,身體還沒有任何要分娩的徵兆我已經有些擔心,又一聽說會危及到寶寶,我立刻就慌張了,立即就決定要用催產藥。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之後就在yin道放了催產藥,之所以沒打催產素,是因為醫生說放藥出的反應快,當然,因為體質的不同,藥物吸收好壞程度的不同,也不保證每個人在用過藥後都有反應。當天上午將近11點放的藥,晚上9點多就有反應了,那感覺就像姨媽痛一樣,還能忍受。晚上11點多,那種疼痛感就有些吃不住了,凌晨1點多,就完全躺不住了,因為同病房還有其他待產的孕婦在,害怕影響到她人,所以我也不好意思有太大的動靜,只能一邊催著護士站快點派醫生過來,一邊掰扯著Z先生的手指解解痛,偶爾也咬上幾口。

終於,醫生到了,可人家醫生對這種場景早都司空見慣了,所以就安慰著告訴我:“你這是第一胎,宮頸開的比較慢,就算我現在給你安排進了產房,你也還得在裡面等,與其躺在那裡忍著難受,還不如你再等等。假如你真覺得堅持不了了,就讓你老公扶著你,慢慢走到胎心監護室,等監測過胎心、宮口開的也可以了,咱就進產房,你說好不好?”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我只好答應。

醫生前腳一走,我立刻讓Z先生扶著我去了胎心監測室,磨磨蹭蹭,到了3點多進的產房,5點多生出了糖豆。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關於分娩的那些事兒

當已經破水(就算還沒有開始宮縮)、見紅(yin道出血)、嚴重且持續性的疼痛時(真宮縮),就要立即帶好分娩需要用的物品前往醫院了。

如何分辨是否該臨盆了?

準確地分辨出真臨盆並不容易,因為你可能還會“假臨盆”——宮縮是偶發的,並且宮縮強度相對比較弱。

若出現這些狀況,你可能就是要真臨盆了:

  • 羊水湧出。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破水”,其實就是包裹著胎兒與羊水的羊膜破了,所以羊水就噴湧而出了。而其中的羊水,在孕期起到了保護胎兒的作用。
  • yin道分泌物。yin道有呈現血紅色、粉色的分泌物出現。
  • 真宮縮。下腹部痙攣,隨著宮頸的逐漸打開而疼痛加劇(規律且重複性的疼痛),並伴隨著胎兒的下降感。

隨著陣痛的加劇,宮縮會越來越強烈,頻率也越來越高,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每次疼痛會持續30~70秒的時間。在剛開始時,宮縮的疼痛感大約是從背部開始的,之後,疼痛逐漸向前方轉移,直到到達下腹部。

每個產婦都要進行催產嗎?

一般情況下,只有在醫生認為產婦或胎兒的健康受到威脅時才會選擇給產婦催產,例如產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羊水不足,胎兒可能有缺氧情況發生時,也會進行催產,生糖豆時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而關於催產的藥物,常見的是用靜脈注射催產素(打點滴)或前列腺yin道放藥,用過之後,孕婦就會出現宮縮,宮頸也會被逐漸打開。當時我在被放藥催產後,在剛開6指時,醫生手動幫我把羊膜給破了,就像開閘放水一般,羊水就湧了出來,之後感覺陣痛更加明顯了。

分娩的過程真的很疼嗎?

每個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對於大部分產婦來說,分娩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疼痛等級為12級(最高級);但因為有些產婦的忍受力很強,或在分娩時通過放鬆技巧及呼吸技巧,分娩的痛苦可能就會小一些。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隨著陣痛的加劇,產婦也可以選擇使用藥物來減輕疼痛:

  • 注射阿片類的麻醉藥物。這些藥物作用於人的大腦,會增強人的忍受力,使分娩帶來的疼痛變得較為忍受。但若給藥距離分娩太近,則有引起胎兒呼吸緩慢的可能。
  • 通過脊柱部位給藥麻醉。一般是指硬膜外麻醉,它可以降低宮縮的強度。醫生會用一條導管經過皮膚將相應的藥物由硬膜外腔注射到產婦體內,從而減輕產婦下腹部疼痛的感覺。鎮痛作用一般在10~20分鐘起效。在大部分情況,醫生會將鎮痛藥物控制在一個小劑量的水平——既能緩解一部分的疼痛,還能讓產婦處於清醒的狀態,使上足夠的力氣將胎兒分娩出來。這種麻醉方式很少有副作用,只是產婦偶爾會有低血壓及頭疼的情況發生。

當時我舉步維艱,忍受著巨痛走到胎心監護室後,好不容易堅持到開4指被送進我一心向往的產房了,可沒想到,還得在產房區的胎心監護室等待開6指,才能躺到真正的產床上。在產房區的胎心監護室中,一共有6個床位,上面都躺著即將分娩的產婦,各種哀嚎聲此起彼伏,在這樣的情景中,我也越發不能忍受宮縮帶來的痛苦,甚至在那一剎那我都想要順轉剖了,可護士告訴我們說:“都經歷過順產的宮縮痛了,轉剖就還得再受一次刀劃開肚皮的痛,那之前受的罪不就白費了嗎?還有,你們有順產的條件,有些沒條件的還想自然生呢,咱有這些機會是不是要抓住了?”見還有產婦哭天喊地地要轉剖,護士接著說:“要是實在受不了這疼痛,一會兒還可以選擇用麻醉棒,用上就不疼了!這會兒麻醉師還沒有過來,等過來了咱舉手報名,挨個用上好不好”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聽到這話,不知道其他產婦是怎麼想的,反正我是有意要堅持一下:“最起碼堅持到麻醉師來吧,之前都已經受了那麼多的疼了……”邊等待,護士邊給檢查開指的情況,等輪到我登記麻醉時,護士告訴我說:“你已經開到6指了,馬上要進產房了,這時候用麻醉划不來,因為開過6指很快就生下來了,並且開過6指之後就不是那麼疼了,花1000多塊,作用也不大,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沒必要用了”

在一路被護士這樣“忽悠”的情況下,我沒有用麻醉,沒有側切,輕度撕裂後,順利生下了糖豆。你要問我當時什麼感覺,我只想說,疼不疼我是不知道,就是折騰了一夜,瞌睡的不要不要的,在生孩子的時候醫生還提醒我“不要睡著了”……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結語

說了這麼多,主要就三點:

  • 聽醫生的話,該住院就住院;
  • 身心放鬆,因為就算緊張寶寶也還得生呀,還不如放鬆一點,或許還能減輕點疼痛呢;
  • 遇到好護士很重要,其實每個產婦在生孩子時都會很緊張,甚至有些會不停地哭,內心很脆弱的產婦若再被醫生說類似“誰生孩子不疼”這樣話,是很不利於產婦及胎兒健康的;但遇到好護士就不一樣了,在給安慰的同時還能正向鼓勵,這對產婦的順利分娩也是有積極作用的。

在此,也真誠感謝當時我遇到的那些好護士、好醫生們!

願所有產婦都能遇到好護士、好醫生!


無麻醉、無側切、輕微撕裂生下娃,關於我生寶寶前的那點曲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