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若虛發財記:2筐桔子掙得1000白銀,一個龜殼換取50000白銀

明朝成化年間,蘇州府長山縣有個叫白若虛的人,從小聰明伶俐。算卦的說他將來有鉅富之命,就開始坐吃山空,若大的一個家業,眼看敗落下來,也就開始學著做點買賣。但人的時運低了,做啥賠啥,一事無成,除了有張好嘴,在人群裡善說笑話,插科打諢以外,真的是一無所長。

這年聽說北京城裡蘇扇好賣,就弄了幾十兩銀子,買來300把扇子,然後按數分成三組。請來書畫名家,在100把扇面上畫畫題詩;又請了一般工匠,在100把上也畫了花鳥草蟲,剩下的100把就沒再動。急急地趕到北京城,誰知北京城夏天遇到連陰天,十多天內大小雨不斷,根本出不去門,等到雨過天晴,也到了秋風涼的時節。把扇子翻出來一看,別管上等的、中等的,由於陰天上潮,畫上的墨膠都發生粘連,貼到一塊去了,慢慢撕開吧,反正面都印的神頭畫臉的,撕得急一點,直接就露了白,反正全部報廢。只有100把沒畫字畫的還好。好在北京城內也有些個顯擺的公子哥兒,總算把這100百下等扇子出了手,賺了個回家的路費。

明朝文若虛發財記:2筐桔子掙得1000白銀,一個龜殼換取50000白銀

回來後沒本錢了,也沒得折騰了。天天混吃混喝。這天遇到一夥跑海運,做外貿生意的人。其中的頭目叫張識貨。說起跑海外生意的事,文若虛說,我跟你們出去玩玩吧,反正在家也是白吃人家的。張識貨覺得天天在大船上漂著也無聊,正好文若虛肚子裡故事多,說說笑笑也可以打發時光,也不缺他一個吃的。就借給他一兩銀子,說你隨便買點水果,路上吃吧。

當時市場上有種叫做“洞庭桔”的桔子,紅彤彤的,熟後酸甜爽口,他買了兩筐挑上船來,被眾客商們調笑了一番,就堆在了船底艙裡,沒再管它。在船上漂了四五十天,來到一個叫“吉零國”的地界。人家客商們都下船聯繫當地買主去了,他一個人閒著沒事猛然想起那筐桔子來,就讓船夥計們幫他抬到甲板上,翻出來一看,還好,沒有爛的,乾脆一下子倒出來,擺了滿滿一大片。當地人沒見過這玩藝,就圍上來看稀奇。其中一個船伕扒開一個桔子放嘴裡吃,引起一個吉零國人也學著樣子吃了一個。然後讚不絕口,非要問多少錢一個。文若虛聽不懂他們說些什麼,還是一個船伕比劃了一個手指頭,那個人掏出一枚銀錢,買了一個,然後大家爭相購買,一會兒功夫,就賣出去一大半。

明朝文若虛發財記:2筐桔子掙得1000白銀,一個龜殼換取50000白銀

他們當地的錢都是純銀鑄造的,一個約有8錢多重。雖然大小相同,但錢上的圖案不同,龍鳳花紋的最貴,有人物、樹木的次之,只有水草的最次。就像我們現在的紙幣,雖然都是紙的,大小相差也不多,但有100、10、1元之分。後來一看快沒了,漲成兩個錢一個桔子,一總賣給了一個大主顧,最後算來,按重量的話,能化1000多兩銀子。

客商們回來後,也紛紛稱奇,讓他用這些錢再買些貨物,到別的地方再賣。其實剛說了,他的這些錢,都是分值最低的水草樣錢,也也買不了多少東西。但文若卻知足了,什麼也不買,就等著回家用這1000兩銀子過日子了。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遇到了風浪,大船被衝到了一個荒島上。大家因為暈船,都不想動。只有文若虛活躍,非要去島上逛逛。自已一個人爬到島頂上,在返回時,發現了一個有雙人床大小的龜殼。心想我來海外一趟,回去吹牛人都不信,我何不把它弄回去,也是一件稀罕物,最不濟也可以做個大床。就把纏腳布解下來,拉著上了船。他也不顧別的客商笑他,用水擦洗乾淨了,把行李都裝在龜殼裡,繼續與商人們旅行。

明朝文若虛發財記:2筐桔子掙得1000白銀,一個龜殼換取50000白銀

輾轉時日,慢慢漂回到福建境內。在當地有個叫瑪寶哈的波斯大商人,沒人說得清他的財富到底有多少。在接待其他客商時發現了文若虛的大龜殼,非常驚奇。要出大價錢買下來。文若虛和同來的客商們感到莫名其妙,覺得反正成不成交都無所謂,就開玩笑說五萬兩銀子成交,瑪寶哈倒也痛快,真的就成交了,然後他們還專門簽了合同,那時的合同,需要眾人作保,從客商裡選了十來個商人都在合同上簽字畫押。最後瑪寶哈付給文若虛四萬兩白銀,然後頂給他一座經營綢緞的大商鋪。

文若虛和眾客商們大為驚奇,事後就問波斯商人瑪寶哈,為何出如此大價錢買一個大龜殼。瑪寶哈這才解開迷底:“這是龜龍的一個特殊品種,它在長到一定程度後,自行脫下殼來,裡面有24根肋骨,每根肋骨中間節內都有一個大的寶珠,但只能是成熟後才有,活捉的肯定沒有。所以我們雖然知道,但沒法跟蹤它,也不知它會把殼脫在哪裡,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家將信將疑,瑪寶哈最後親自到後面,扒出一顆,呈在眾人面前,約有一寸大小,放在暗處,發出一尺多長的光芒,在托盤內滴流流滾轉。瑪寶哈說,這一顆拿到我們本國去,就可以賣得整個龜殼的價錢,剩下的23顆就全是我的利潤了。

明朝文若虛發財記:2筐桔子掙得1000白銀,一個龜殼換取50000白銀

文若虛在福建有了綢緞大商鋪,還有幾萬兩銀子的家底,老家蘇州也沒有家小田產了,也就與眾客商就此作別,長期在這裡生活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