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首月,廣西60年老字號靠消費券滿血復活!


"少了4塊錢。"龍豔傑說道。早上,她去自家集團公司旗下的粉店,吃了一碗老友粉,剛好用掉了一張消費券。消費券是廣西為刺激消費回溫,結合傳統節日三月三,通過支付寶發放給普通公眾的電子抵用券,可用於餐飲、美妝、交通出行等多領域。

龍豔傑注意到來店裡吃粉的客人挺多,且大多用上了券。"比餅店人流多。" 龍豔傑是南寧萬國集團旗下荔園餅家的市場部負責人。荔園老友餅是廣西本土老字號,60多年的歷史,在南寧有7家門店,貨品同時進駐當地的大型商超。

春節前,餅店曾上線了一波春節禮盒。遇上疫情,7家門店全部停業,商超裡的很多貨品積壓,工廠從大年三十起也一直停產,線下收入基本為零。

疫情期間,餅店銷售重心轉向線上,通過一系列促銷手段,銷量大大超出往年。"在天貓,光蛋黃酥就比同期銷售上漲了50%左右。"龍豔傑說道。

復工首月,廣西60年老字號靠消費券滿血復活!

3月初,門店全面復工,因為沒客流,3月的銷售額並不理想,同期下降幅度高達90%。7家門店開在市中心區或風景區等人流密集地,龍豔傑覺得,這大多歸因於"景區尚未大規模開放,人流還沒恢復過來。"

龍豔傑剛獲知了消費券減免事宜,就第一時間給店員做了培訓,"只要顧客進店,我們就會主動告知有線上優惠,例如滿20就能減4元等來刺激顧客買單。" 現在,依託支付寶上的優惠券,各大門店清冷的生意陸續有了好轉。另一方面,通過消費的使用,培養顧客線上支付習慣,直接省去了店員驗鈔、點鈔、找零等繁瑣步驟,為未來店鋪大規模複流後,提升收銀效率帶來了便利。

3月13日,發改委、工信部、央行、證監會等23部委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社會服務"消費模式。

除廣西外,南京、合肥等地也積極響應,成為全國首批發放消費券的地區。活動當中,更多像荔園一樣的本地商家通過利用支付寶、口碑、餓了麼等數字化平臺加速推進轉型升級,助力廣西商貿業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促進生活服務類行業通過數字化改造發展壯大。

對這一現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與十年前為緩解金融危機發放的消費券不同,如今的消費券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通過消費券與數字基建這對最佳拍檔,蓄勢已久的數字經濟正厚積薄發,助力地方消費市場迅速回暖升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