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展开古代的书画珍品时,总能看到几枚熟悉的印章:

“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之宝”、“十全老人”、“乾隆御览之宝”……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没错,这就是那位“盖章狂魔”——乾隆——的“杰作”。

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根据史书记载,这位“狂魔”从13岁开始刻章,到87岁驾崩,一生刻了1800多枚印章,等于康熙、嘉庆、道光、咸丰、同治5位皇帝拥有的印章总和。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数据来源于郭福祥主编的《清代帝后玺印谱》

故宫出版社 2013年

虽然他不是艺术家,但是在古人字画上盖章、题词却比艺术家们更执着:

王献之的《中秋帖》留下了20多个字,他在上面盖了80多个章;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晋·王献之《中秋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上不仅盖满了章,还写上了一个大大的“神”字;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更是被他当成了带插图的旅行日记本,空白处、画面中写满了他的旅行感悟,本子用完了还不忘总结一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上的乾隆印章和题字

如果你认为他对自己的印章很随意,那就错了,他只是对别人的书画很随意。至少在清代,乾隆是最重视御用印玺的皇帝。

乾隆以前的国玺没有明确的定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随用随制。他认为这样管理太混乱了,国玺经常用错地方,甚至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数量,于是对国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理,一下子找到了39方。他从中挑选出25枚钦定为国玺,并规定了每一枚印章的用途,这就是“清二十五宝”或称“乾隆二十五宝”。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清二十五宝·广运之宝

在皇位这件事上,乾隆比妄想传承千秋万代的秦始皇想得开。他认为天下在一家一姓手里不可能永世传承。周代的国祚最长,传了25代,他希望大清国也能向周一样传承25代,因此这25方国玺也寄托着他希望国祚传承25代的美好愿望。

他又发现国玺上的满文字体与篆体汉字风格不搭,于是命人创造满文的篆体形式,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貌似九叠篆但却并不认识的文字。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两种不同形式的满文篆法

他认为皇帝的印章不仅是个人的信物,更是国家权利和信用的象征,每一枚印章都要记录在册,有据可查,为此他命人为自己制作了印谱。

在乾隆以前,已经产生了诸多印谱,比如明代著名的《学山堂印谱》、《印薮》等。那么皇帝的印谱叫《皇帝印谱》、《乾隆印谱》或者《乾隆印薮》就显得没范了,于是他创造性地给自己的印谱取名《宝薮》,并规定以后皇帝御用玺印的印谱都叫这个名字,于是后世就出现了《嘉庆宝薮》、《道光宝薮》……直到《宣统宝薮》。

作为孝子贤孙,乾隆没有只顾自己辉煌,在为自己制作《宝薮》的同时,也为祖父和父亲整理了宝薮,这就是《康熙宝薮》和《雍正宝薮》。康熙以前流传下来的印玺实在太少了,只好作罢。

做完了这些还不过瘾,他认为有必要为子孙后代的宝薮规定一个范式,于是又用同样的风格、材质、装帧做了一些空白《宝薮》。连同康熙、雍正、乾隆已钤印的《宝薮》一共25册,再一次寄托了国祚传承25代的美好愿望,所以清代诸帝的《宝薮》,除了宣统和慈禧的,都长得一模一样。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康熙《宝薮》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雍正《宝薮》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乾隆《宝薮》

完成了这些,接来下的日子就是不断地为自己刻印章了。他的印章内容广泛,其中当然少不了为他钟爱的圆明园刻印了。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经过雍正朝的扩建,到乾隆时格局已经基本确定。

乾隆元年(1736年),他令宫廷画师冷枚按《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式样为圆明园各殿宇分景作画,后又改令唐岱、沈源绘制。唐岱负责山水树石,沈源负责亭台楼榭,实际参加工作的还有周鲲等人。画成之后由乾隆亲自作诗,工部尚书汪由敦代书,制成了绢本彩绘版的《圆明园四十景》。全图共计40幅,汇集了圆明园最美的40处景观,以写实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圆明园鼎盛时期的繁华盛景。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圆明园四十景·武陵春色》

根据乾隆的爱好,《圆明园四十景》上自然少不了他珍赏过的痕迹,不同的是,在他通常所用的鉴赏章之外,每幅图都有一枚专属的“姓名章”。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四十景》被法军上校杜潘劫掠,两年后在法国德鲁欧拍卖行拍卖,转手后被法国国家图书馆购藏,从此深藏地库,绝少露面。所幸为此所治的几十枚印章还在,并且被收录在印谱里,因此我们还能在一百多年后欣赏到他们的芳容。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上海远东出版社复制的《圆明园四十景·洞天深处》印章

漫谈圆明 | “盖章狂魔”与《圆明园四十景》印

雍正御用印章

圆明园官微征稿活动自举办至今,陆续收到了很多朋友的优秀稿件。感谢朋友们对圆明园的关爱,我们将会用心对待每一篇稿件,把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投稿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标题请注明:圆明园官微投稿。并标注作者联系方式,请所有投稿者“保证稿件均为原创,且为微信公众号首发”,谢绝一稿多投。)

[撰稿]

我徂东山

付 怀 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