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為什麼不能叫“中國病毒”?科學依據是什麼?

張之瀛大夫


新冠病毒,能不能叫“中國病毒”?用科學嚴謹的角度來分析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全人類應該團結一致對抗疫情。但是,在這期間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比如說在國外就一直有一些人稱呼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經過世衛組織專家的闢謠和有識之士的多方努力,現在這個錯誤的病毒稱呼已經被扭轉。那麼,為什麼我們說“中國病毒”這個叫法不合適呢?今天張大夫查閱文獻,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說在疫情爆發之初,我們國家把這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暫時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事件發生到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為“COVID-19”。這個名字的來源於corona(冠狀)、virus(病毒)以及disease(疾病)3個詞的首字母,而19則代表這個病毒出現的時間,也就是2019年年底。

隨後一天,就在2月22日,我國國家衛健委發佈的修改聲明中,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名稱正式從“NCP”修訂為“COVID-19”,與世界衛生組織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稱保持不變。

其實,國際上關於這個病毒還有另外一個命名,那就是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這個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一篇論文中解釋說,之所以這樣命名,主要是為了強調新病毒與2003 年發現的SARS 病毒的相似性。

迄今為止,查閱各種文獻,我們看到的關於這種新病毒的命名全在這裡。至於“中國病毒”是如何來的,實在找不到出處,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所說:一直以來我們傳遞的信息就很清晰,病毒沒有國界,不區分種族、膚色和財富。我們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應避免把病毒同個體聯繫在一起。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於北美(美國),我們也沒把它稱作北美流感。所以當遇到其他病毒時,我們採用同樣的(命名)方式,避免同地域聯繫。

而我們中國人敬愛的終南山院士也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中國,發生在武漢,這不等於它的源頭也在中國,這是個科學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隨便下結論是不負責任的。

最後,總結一句,國外某些人把新型冠狀病毒叫做“中國病毒”,這沒有科學依據,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張之瀛大夫


新冠病毒既不在中國發源,也不在中國氾濫,怎麼能叫中國病毒?豈有此理?一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