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医药企业生产“呼吸机”研发试剂盒 战“疫”各显其能

近年来,河北廊坊三河市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上下游联动、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不断实现新突破的良好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河市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抵抗疫情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并“各显其能”,或全力生产呼吸机,或研发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截至目前,三河市126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复工复产。

生产“救命机”研发试剂盒 战“疫”各显其能

对新冠肺炎患者来说,呼吸机就是他们的“救命机”,河北谊安奥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谊安奥美医疗”)便是全国制造呼吸机的主力军之一。

疫情发生后,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治疗所需的呼吸机供应,谊安奥美医疗公司1月20日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战役”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员工加班赶工,开足马力生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充足弹药”。

三河市医药企业生产“呼吸机”研发试剂盒 战“疫”各显其能

图为河北谊安奥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为疫情控制赶制呼吸机设备。

作为国内呼吸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谊安医疗经历过非典、汶川大地震的中医疗救助器械生产的考验,面对这次疫情,很多老员工主动请缨,提前上岗。此外,公司所有的研发、设计人员以及相关公司人员全部深入生产一线,倒班生产。

在全公司人员努力下,恢复生产后仅仅两天,首批66台呼吸机就发货武汉,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捐赠了10台价值50万元的转运呼吸机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汉川市人民医院,保障一线疫情防控。

三河市医药企业生产“呼吸机”研发试剂盒 战“疫”各显其能

图为河北谊安奥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员工正争分夺秒,为疫情控制赶制呼吸机设备。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保生产,保障供应,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谊安奥美医疗公司副总经理李凯介绍,目前公司上百名员工全力装配510S急救转运呼吸机、VG70治疗型呼吸机。

三河市医药企业生产“呼吸机”研发试剂盒 战“疫”各显其能

图为河北谊安奥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员工正为呼吸机包装发货。

河北蓝梦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三河市一家专业从事医学科研服务以及试剂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燕郊高新区生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据该公司总经理王传辉介绍,疫情发生后,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一时间启动紧急研发工作,在严格认真落实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安排员工积极复工,并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了既准确、又高效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网格化包联管理服务企业发展

“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传感器等原材料供应紧张,最怕出现停工待料现象。”李凯说,三河市政府等相关部门主动介入,帮助他们协调配套企业正常供货,保障了原材料的及时发送到位。

“受疫情影响,公司有400万应收账款无法到账,同时公司计划开展新冠肺炎病毒试剂盒研发,需要持续投入,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王传辉说,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助联系担保公司和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几天时间2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解了企业发展燃眉之急。

连日来,三河市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着力解决各企业疫情防控、资金难、出入难、食宿难、用工难、物资短缺等问题,三河市政府成立复产专班,全面落实了复工复产网格化包联管理,对企业的疫情防控一包到底,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出入难、食宿难、用工难、物资短缺等问题,千方百计地服务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三河市126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全部复工复产。

【特色产业名片】

近年来,三河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对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扶持力度,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上下游联动、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不断实现新突破的良好态势。

目前,三河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健康养老、生物制药三个板块,共有25家企业和各类医疗机构341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另外,还拥有省级研发中心1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

2018年,三河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税收约达2.9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