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食”與“磨鏡”,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皇帝都有非常龐大的後宮。而為了保證帝王家血統的純正,宮中使喚的傭人只能是宮女和太監。深宮高牆,所謂“一入侯門深似海”,皇宮內院相比於平常大戶更加的黑暗。一般入宮的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為了生存,不得不犧牲身體。可是,人終究是有慾望的,這也註定了入宮男女的悲劇。

“對食”與“磨鏡”,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宦官和太監就不用多說了,想當年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而慘遭宮刑,差點就自殺明志,這種恥辱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是絕對難以忍受的。而入宮的宮女雖然不至於身體殘缺,但大部分也都是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入宮,根本沒有機會像一個正常女子一樣結婚生子。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正常人的慾望也都會越來越強烈。

“對食”與“磨鏡”,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這些生活痛苦又沒有希望的宮女,如何在宮中度過餘下漫長的一生,這是擺在每個人面前非常現實的難題。有多少人能有好的運氣,得以正常嫁人呢?隨著年歲的增長,希望越來越渺茫,再桀驁不馴的傲骨也得向生活低頭。皇宮內只有一個正常的男人,那就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人,誰能有這種運氣?

“對食”與“磨鏡”,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於是,皇宮內院,“對食”與“磨鏡”便成了非常自然的一個選擇。什麼是“對食”和“磨鏡”呢?其實這兩個詞都比較的隱晦,也就是古人對於宮女和宮女之間互相安慰的一種形象詞彙。在今天看來,也只有國外一些開放的國家才能接受這種同性戀。可是,在中國古代,這種現象其實早就有了,而且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於在宮裡沒有一個伴,反倒是一件讓人瞧不起的事情。這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正常人的無奈選擇。

“對食”與“磨鏡”,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不過,如果能放開生理上的無奈去看待這個問題,反倒不一定不能接受。所謂的真夫妻或者掛名夫妻,說到底也只是給外人看罷了。如果兩個人真的感情真摯而深厚,純粹的感情反而更加持久。皇宮內確實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尤其是從對食到“菜戶”,則是感情昇華,雖然無夫妻之實,卻與夫妻無異了。
封建王朝最是無情帝王家,多少男男女女的一生在深宮中荒廢。從最初的年少天真,到不得不接受現實,選擇“磨鏡”時,相信這對心理又是一次極大地打擊,古代宮女何其無奈,何其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