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前言—

人,因為有了工匠精神,必然能夠合理規劃和設計好每一步進而追求和實現自己的完美人生;而社會,因為崇尚工匠精神,必然能夠促使行行業業都能製作、生產出無比精良的商品或者非凡的價值,從而讓社會進步得更加穩健與快速。


日本有這樣一群陶藝匠人,他們隱居在山村,過著恬淡的日子,專心於創作;他們藉由個體視角傳遞自然,力求樸素的器用之美;他們仔細打磨、反覆錘鍊,對待造物迷戀而執著。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奧田英山

1944年出生於日本滋賀縣信樂町,18歲跟隨父親學習製陶技藝,20歲開始系統學習裡千家茶道,受命茶名“宗英”,現任裡千家茶道滋賀縣會長。曾在日本多地舉辦個人作品展及講座,並受邀出訪中國、美國、德國等地,舉辦個人陶作品展。


現年72歲的奧田英山,製陶生涯已有40餘年。三代製陶世家出身的奧田英山先生承繼了父輩古樸的製陶手藝,在信樂這片遠近聞名的古窯勝地,與妻子過著陶與茶相伴的寧靜生活。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奧田英山是日本人中少見的高個子,不講話時,他總是一臉慈祥,寧靜的面龐給人安寧的友善感。他僅會的一句中文是“謝謝”,這句話常常被他掛在嘴邊。他謙和有禮的言談舉止與他在茶與陶方面的修養相得益彰。

奧田英山年輕時會跟隨父輩上山砍柴,收集燒窯所用的燃料。甚至連製陶所需的黏土,也會親自收集篩選。

他深受父輩製陶習慣的影響,一點一滴都親力親為,對原料耐心篩選。奧田英山始終相信,只有通過雙手觸摸到材料最原始的面貌,才會真正瞭解它們的特性,並運用到創作中。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信樂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註定了這裡出品陶器的氣質,遠近聞名的信樂陶曠達中帶著幾分寂寥,樸素中裹挾著自然與閒適。

對於一個陶藝家來說,製陶的全部過程幾乎都要通過雙手的感知來完成。

無論是調製胎土的配料,還是捏製器形,或者用木質拉坯機給作品擴形,都要憑藉雙手的觸感來完成。

這種與家鄉泥土渾然天成的手感是任何大工業時代自動化機器都無法替代的,奧田英山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雙手的觸感成就了他的信樂燒作品的精準度。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信樂陶多為茶器,這件茶入呈現出的每一寸質感、每一塊色澤,都凝聚著奧田先生幾十年來的創作經驗。

選擇製陶幾乎就等於選擇了一種清貧的生活方式,獨自面對泥土和火焰的生活是孤獨而枯燥的。

燒窯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三天三夜連續不斷,奧田英山和他的兩三個學生一起燒窯,但他的學生都已是同他年齡相仿的老人了,每6個小時換一次人,大家輪流休息,燒窯的過程著實不易。

已進古稀之年的奧田英山至今仍堅持一週工作三四天,在製陶的過程中,時間成了打磨器物的助腳,最終體現在似飲茶般徐徐緩緩的製陶過程裡,也烙印在開窯後一件件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陶器上。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奧田英山從故鄉的山林中汲取靈感,充滿“侘寂”之美的陶器,濃縮著他對信樂故土的深愛。

自幼跟隨師傅學習茶道的奧田英山,至今每天都會在自家的茶室擺茶席和夫人一起飲茶。

“我不希望我的陶作品個性非常強烈,它應該更安寧靜默。茶席間的器物應該彼此和睦而協調地共存,除了茶具還有很多其他的物件也會彼此發生微妙的關聯,茶室裡營造的空間就該彼此互不打擾並相得益彰地和諧共存著。”

這種照應周遭的存在感,不企圖突出自我的美學智慧,也許只有如奧田英山這樣歷經歲月洗練,明白萬物和諧真意的長者才會真正參透。

人生需要一種匠人精神

熱愛花藝的妻子仁美是奧田先生創作陶藝的靈感與動力,這件花器成為奧田先生與夫人互動的完美介質。

老一輩傳統手藝人近乎偏執地沿用古樸的手工藝流程製作原汁原味的傳統手工藝品,但大工業時代下,無數機器製作的流水線產品,以低廉的價格衝擊著傳統手工藝品市場。

但手工的物品飽含了情感與人的溫度,傳統工藝製作信樂燒的過程看似繁雜,但每一件成品都散發著難以磨滅的藝術光芒。

無論時光如何變遷,奧田英山始終相信,家鄉信樂的泥土會以它最樸素簡單的方式喚起人們對土地的思考,並促使人們迴歸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