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2018国考即将开考,我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公务员考试,还是比较激动的

当时我在选择职位的时候,才发现我在省没有一个可以报考的职位,我非常失落,只能报考省外的。

这次国考,我起了个大早,打的去了考场,两次考试下来,我感觉还不错。

次日行测出自己的分数后,我意识到自己还差得远呢。

和爸爸通了电话,爸爸告诉我考公务员能上岸的人不多,还得继续努力。

本人把心情集中起来,让自己放纵了两个星期之后,继续自己备考,备考2017年陕西省考

考研过程中,国考成绩公布了,我的成绩是122.5分,我记得很清楚,68,54.5分行测。

看着这一成绩,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申论真的很差很差,可怕的是自己从来都不知道。

那天晚上,我认真地反省了一下,自己的申论学习过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下笔写字也不少,但局限于写字,没有深入地研究自己哪里有问题,我痛定思痛,觉得一定要报个申论专班。

再次放寒假,这次我要专攻申论!

正好,距陕西省高考还有90多天,我开始实施自己制定的90天计划。

实施90天计划时,我没有一天不完成任务,即使哪天有事我也会想方设法即使加班熬夜也一定要完成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学习。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在寒假期间,我每天白天继续行测练习,晚上听课,我认真阅读别人写的学习须知,也严格遵守。

每一天都脚踏实地学习,不敢有半点懈怠,因为我知道,如果自己省考不上岸,毕业恐怕就要失业了。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申论笔法多有记述,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框架。

每场申论小模考都准时参加,第一次模考排名比较靠前,我很开心,也更有动力。

每一次上课,都觉得老师的声音非常动听,让人心情激昂。

在我问完不懂的问题之后,老师会给我答话,我每学一堂课都会回头看看,确保没有学过后面忘记前面。

新学期,我感觉自己的寒假收获很大。

开课前一天,到了学校,同学们都急着聚在一起聊天,我默默地拿起手提电脑来到图书馆,因为我记得下午还有一次申论小模拟考。

开课后,图书馆占座反反复复,我也不厌其烦,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去占座。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每一天大清早,舍友还在睡觉,我已经整理好赶到图书馆,图书馆里我也算早到了,可以随便占个座。

那么,我会把6点到8点甚至9点的时间用来阅读申论。

早期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这对我的结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早读结束后将开展行测套题练习,然后午餐休息,下午继续去图书馆学习申论,晚上依然学习到十点半才回到寝室。

记不得在寝室里,舍友甲对舍友乙说:“明天早些起床吧!”乙说,“好吧,什么时候起床?”甲说:"八点半!”

呵呵,那是我的内心世界…

事实上,我对她们是有些羡慕的,觉得她们太不努力了,我起床三个小时后才会起。

因此,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我们必须有毅力,长时间地去努力,因为公考真的是很难的。

在学校停电的时候,我们将继续留在图书馆。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在省考之前,我就这样一直呆在图书馆,做作业还有两箱。

第二轮申论复习时,我花了两个晚自习的时间,把基础题型的知识点全部默写出来,在默写的时候我竟发现很容易,有一种文思泉涌的感觉。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公务员备考之路也达到了顶峰,我所积累的知识也都在这个时期。

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考了180.5 (陕西总分300分),行测84,申论96.5。

这个时候虽然不太好,但已经不差了。在笔试中,我获得了第二名,但最后却没有上岸。

后来参加了事业单位联考,因为之前笔试的知识积累很深,我没有怎么复习,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往年的考题,以196.5,面试82.8的成绩顺利进入咸阳市市直事业单位。

讲了这么多,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公考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决心下功夫。

这次2019年国考其实我报考之初就是想督促自己学习,在考试前回顾两个星期以前的学习笔记,做了一套行测题就进了考场,然后拿到了169的高分,其实自己并不吃惊,因为之前的努力已经够得这样的高分了!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理解部分:

口头理解有时会让人纠结,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40道题错12道的困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知识点没有弄清楚,只凭自己老语言做题。

语言理解虽然是一门语文,很多人觉得不难,其实技巧性很强,要弄清楚考点和做题技巧。

建议用30分钟来完成语言理解。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数据分析文章:

在行测中,数据分析是唯一能获得满分的模块。

本人2019国考资料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材料分析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练习,我练习了两套模题库,这套题还不包括材料分析。

建议数据分析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

本人梳理出资料分析笔记比较完整,只要你把这些知识点资料分析搞清楚就可以了。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判别性推理:

判别推理这个模块非常重要,一定要把每个知识点都熟透了,再做针对性的练习。

推荐判断推理时间控制在35分钟。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常识篇:

这个模块一直是我的痛点,作为一个工科女,并不喜欢看时事,常识实在让我苦恼,我在备考过程中尽力每天都会看一点常识,记下常识,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放弃,选择考考场,那样你会更惨。

量化相关篇:

量关系很多同学都很头疼,在考场上选择放弃,其实学完量关系后你会发现其实10道题中总有3、4道题并不难,你只需保证这三四道题你一定能拿到分数,然后在考场里你就会看到你所选的这三、四道题都有哪些选项,比如4道中你选了3个B,我建议你直接把剩下的6道题全部刷 C,这样可以保证你至少蒙对一两道,而不是逢蒙必错。

数理关系和常识的知识点太多,我没整理一下笔记。

行测法适用于题海战术,但不是说要埋头苦学不思

你们应该先弄清楚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做练习,练习中遇到问题要停下来反省自己是哪一个知识点还没弄清楚,或者说似懂非懂,解决了问题再反过来做,这样反反复复,练习总结练习总结。

这是模组练习。

单元练习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考试前一两个月就开始练习套题,套题必须严格规定练习时间,选择不会被打扰到的两个小时,认认真真地完成一套行测练习,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以及各单元所需的时间。

你们也可以参考我的顺序和时间:

语言理解,30分钟后做题,涂卡;

资料分析:26分钟,最长不能超过30分钟;

判断推理,30分钟,可延长至35分钟;

常识性的判断,10分钟搞定,就能搞定。没有就是没有,一边飞快的过去;

数量关系,剩下的15-20分钟全部放在数量关系上,可以做几道就是几道。

涂卡建议一次涂装模块。

书面考试的时间我们可以准备的时间很长,建议大家一定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争取。

假如你笔试得了高分,你会发现自己的优势真的太大了,所以大家加油吧!

借助于花木君老师说的一句话,最后送给大家:我一定要努力看起来一点都不吃力。

我一直喜欢这一段: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你们付出的努力,岁月将一如既往地回报给你们。

希望每个人都能努力上岸!

公考笔试160分:我花了2年时间,从公考惜败,到国家公务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