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这个时候的清照,恋爱了。

像所有情窦初开的小姑娘,这个时候的她,在她最美丽和最快乐的年龄,如花微微露出秀色,似露清清透出亮意。

荷塘里残荷零落,玉簟生凉,显出一派秋意。

清照闲来无事,轻轻褪去罗裳,独自驾着一夜兰舟,在池塘里撑开一条水路。

当她回来的时候,发现书案上放着一封来信,她欣喜地打开。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此时已经月上西楼,一轮皎洁的满月将银辉洒在小阁楼上,我们的清照依在窗边,展开信笺细细地读着,忽悲忽喜。就像无法阻止落花的凋零,就像无法阻止河水的流淌,清照没有办法不思念明诚。

据伊世珍《琅寰记》中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她和明诚刚刚结婚不久,明诚便远游求学去了,他和她分隔两地,当风结带,望月怀人,各自思念,各自怀愁。

她没有办法不想他,她在荷塘游玩以排遣对他的思念。

但捧起书信的她,发现原来,那种思念只是刚刚下了她紧缩的眉头,却又涌上了她的心间,更加浓烈。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其实清照的这一生,前半生实在是令人可羡。

父亲李格非,是熙宁九年的进士,担任过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等官职,品秩并不算低。

她算是官宦人家的小姐,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优渥的家庭生活。

且看待字闺中的她,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有一首《点绛唇》,那时的她是多么娇羞可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刚刚蹴罢秋千,玩累了的她站起身来,鬓角挂着汗珠,摇了摇有些酸痛的纤纤玉手。

花间的露气还很重,花朵小小地开着,她的罗衫透出微微的香汗。

忽然她发现人影闪动,人声传来,偷偷溜出深闺玩耍的她便慌忙溜走。

匆忙中不小心划破了袜子,又弄丢了头上的金钗,狼狈不已。但是俏皮的她,刚刚气喘吁吁地怕羞似的跑到门口,却又不打算马上躲进屋里去,而是依在门口,装作若无其事地轻轻嗅着门边的青梅。

最是那一回眸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时候的她那样无尽娇羞可人。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而她的夫君赵明诚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宰相之子,当是不弱了。

明诚并不像纨绔子弟一样满脑肥肠,而是一位谦谦君子,最喜欢的就是收集金石碑帖。

关于两人的姻缘,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赵挺之为明诚择妇的时候,明诚梦见一本奇书,但醒来就记得其中的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明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几个字谜,挺之听了之后解开谜底说,“言与司合”在一起就是“词”,“安上已脱”就是“女”,“芝芙草拔”就只剩下“之夫”了,连在一起就是“词女之夫”。

这个梦不就是说,将来你要做词女之夫了。

而后为其聘定清照,果然应验了这个梦,传为一代佳话。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婚后的清照,与博学多才的明诚意趣相投,感情甚笃,如胶似漆。

有《减字木兰花》词,做这一段幸福生活的见证: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清晨起来,她买的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带着清露和朝霞的颜色。

她想问他,是花好看,还是人好看,便将这枝花,插在自己的云鬓上,让明诚细细地看。

她喜欢和明诚在茶余饭后打个小赌,她仗着自己良好的记忆来猜谜,说某事在某卷书第几页的第几行,如果中了,就可以先饮茶,常常是弄得举杯大笑,茶倾怀中。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明诚还会带着她到相国寺游玩,捧着淘到的金石古玩和一大堆零食回来,一边玩着器具,一边吃着带回来的零食。

琴瑟和谐,夫唱妇随,撇开写词不提,这时的她,就是一位沉醉在自己幸福里的小妇人。

若是这段时光可以长驻,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清照大约都愿意像古人那样可以拿着长绳,系住日头。

公元1129年的八月,是清照一生的分隔点,从那一天起,幸福似乎再与她无缘,因为明诚就在这一月里去世。

他是多么不愿意离她而去,他还希望能够和她一起猜谜,和她赌气看谁的诗词写得更好,还想执着她的纤手到相国寺去上香。

但命运却让他将那双手放开,留她一个人孤单。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从此,清照就是一个人了,无论填词,听曲,焚香,泛舟。

因为战乱,清照一个北人从北方到了南方,身边带着她和他苦心收集的金石、碑帖,书画、和明诚那些的手稿,这些就是她最重要的东西了。

她辗转各地,到过越州、台州、温州、衢州,最后到了杭州,这对一个女人而言,是何其的不容易。

旅途的辛劳,她都没有埋怨,最让她心痛的是,她最视若珍宝的东西,那些金石字画失落无几。

这是他留给她的东西,每一样物品中都留有他们的欢笑和那些回忆,但就那样烟消云散了。

自来南方以后,很多个夜里,清照就不断的失眠。

在她不熟悉的南方,在没有明诚的南方,她一个人,艰难度日。

雨声是她最怕听的了,尤其是秋天雨打芭蕉的声音。

她是那样的敏感而寂寞,这种雨声实在是不适合她听。

不知是谁在庭中种下了这棵芭蕉树,一滴滴的雨声,仿佛打在她的心上。

一天夜里,她又这样一个人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嘀嗒,嘀嗒,她无法入睡,于是起来,新填了一阕《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但更多的时候,她会一个人喝几杯淡酒,在满地黄花的窗边,慢慢地守着日落,守着天黑,听着大雁的掠过天空的哀鸣,听着窗外滴滴嗒嗒的雨声,默念着她的新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是清照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起句连叠十四字,可谓是前所未有。

张端义于《贵耳集》中赞曰,“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此番评语,几乎说尽此词的好处,连用十四叠字难用,用得自然更是难上加难,而且“黑”字在古诗词中,是很少用的韵,而清照竟能用的圆熟,令须眉也为之叹服。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无怪乎有一次,赵明诚不服妻子的才气,想盖过妻子,便用三日三夜之力,写了十五首词,并将妻子的《醉花阴》也抄录其中,让朋友评价。

朋友们点评了半天,最后指着一首词说,只有这首词写的最好了。

赵明诚一看,原来就是妻子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从此以后,明诚叹服了对自己的妻子的才学,甘拜下风。

苏曼姝/中国最美丽的词(十)

那个曾经偶尔说不服气的人也不在了,清照再也不言“人比黄花瘦”了,如今憔悴,怕是连黄花也早已不堪比。

她只默默地,沉静地,在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像所有被悲伤侵蚀成空的老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