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關注:有竹居 無垃圾

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清 王鐸 草書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王鐸(1592-1652)博學好古,工詩文,擅書法。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書法尤其獨具特色。他自己曾言:“餘於書、於詩、於文、於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跤彼室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以之。”可見其刻苦痴迷的程度。他勤於臨古,自十三歲始專攻王羲之《聖教序》,自言“臨之三年,字字逼肖”。十五歲時精研《蘭亭》,從“二王”法書的神韻和創造精神中獲得了極大的啟悟。

釋文: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心。想必及,謝生未還爾。進退不可解,吾嘗書問也。子房老父母善書、善詩、善政,三善備矣。猶喜我詩,我書忘其在已也,教以我政或益不能。覺斯。



原作欣賞: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紙摹本,縱25.3釐米 橫24.0釐米,日本東京臺東區書道博物館藏。

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心。君等前所論事,想必及。謝生未還,可爾?進退不可解,吾當書問也。

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王鐸臨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軸與原作對照欣賞

後記:

「地黃湯」是一種中藥名,這是一篇談及此葯的尺牘,與王獻之《鴨頭丸帖》同。王獻之真跡未能傳承至今,作為模本墨跡有數種傳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黃湯帖》。

全篇書風柔韌兼備,沉著軒昂,一氣呵成。原珍藏於宋內府,高宗趙構題籤。為《淳化閣帖》卷第十所收。經賈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寵、文彭,清代孫承澤、吳榮光、羅振玉遞藏後,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過文求堂歸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親王、英和等六家觀記題跋。吳榮光獲此帖時,模刻於所輯集帖《筠清館帖》。2006年春見於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