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和偽裝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前夫是個溫和又浪漫的人,會把電報寫得跟信一樣得長,會把拉薩的春天裡的第一條綠枝裝在信封裡跨越千山萬水地寄給我。雖然我和他、家人和鄰里都認為我是個知書達理、孝順公婆、護持弟妹的好媳婦,都掩蓋不了我在他面前的頤指氣使。

那個嫁給軍人是無尚光榮的年代早就過去了,不能朝夕相伴成了他對我潛意識裡的虧欠,所以年輕的我也就肆意揮霍著他的寵溺和包容,稍有不如意就會生氣、鬧脾氣。雖然只要稍稍哄一下兒我就又會雲開霧散、陽光滿天了,但太“矯情”會把人折騰煩的。

終於,分手成了必然。一句:“你的“大小姐”脾氣也是受夠了”至今還不時迴盪在我耳畔。從不偽裝、不掩飾自己的情緒的我就這樣把一手好牌打“砸”了。

在同事、朋友面前,我給人的印象是溫和、耐心、善解人意,所以大家有事情都會願意跟我說說,我也總是盡力地幫到別人。

細細品味,這些留給外人的印象背後,我嚐到了一種“隱忍”在裡面,期待別人的認可、期待留下美好的印象。

有時明明很是不耐煩、很是不滿意,也會忍著不發作,寧願自己私下裡調整,或者淡淡地跟旁邊的人抱怨一句。這樣的偽裝,贏得了美譽卻拖累了自己:一些人會認為我好說話、好對付,所以很多該嚴肅認真對待的工作卻馬虎或應付,到頭來我還得去替他們善後,憑添了許多煩惱。

我想:無論是“頤指氣使”還是“隱忍承受”,都是我“真實”的樣貌,卻不是“真正”的我,因為他們都無法給我美好的感覺、給我真正的自信和幸福。那什麼是真正的我的狀態呢?

《零極限》中說,“真正的自己”是一種零的狀態,是內在無比喜悅、無比平靜、本自豐盛具足的感覺,無論遇到什麼都是一種茹茹不動的狀態。它說:任何激越和高漲、憂鬱或失落等的情緒波動,都是潛意識中記憶的回放,是需要去做清理的。我渴望這種“零”的狀態。

我希望用“真正的自己”的狀態活著,而不是空洞地到處抓取或者委屈求全地討好。

我知道這需要我們先了解自己的反應模式,然後關注自己的情緒和感覺,對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所覺察,然後用呼吸等方法,把自己的情緒拉回到當下,等平靜了再回應和處理問題。

內心平靜了,思路也就清晰了,就會用正確方式,恰當地回應問題。這種狀態下,自己和對方(不管是人和事)都會呈現出完美的自性。

我在找尋“真正的自己”的路上。期待與她早日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