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沣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之一,也是子午古道经过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修建了从西安到四川万源的公路,是在原来子午古道的基础上修筑的。这条路是西安去往安康的必经之路,因而车流量很大,也给偏僻的大山带来了外界的热闹。在翻过秦岭梁进入宁陕后,有一条繁荣的广货街,和这条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自从西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这里过往的车辆虽然少了,由于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从沣峪口开始,既有丰德寺、净业寺、三面佛、观音山等佛教圣景,也有万花山、九龙潭、光头山等风景名胜,还有古子午关,亦称石羊关,是长安的门户,自然位置是十分重要。两边是壁立千仞的巨石,河水从仅有的一道门户中流出。不论是秦未的楚汉战争,还是三国时魏延进攻长安走子午道,都与这一关口有直接的冲突,成为众多峪中人流最多的一条旅游路线。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沣峪口进山,一路上都有河水相伴,只是越往山里走,水愈少、河愈浅,到达秦岭分水岭时,几乎连水都看不着了。这里,既是长江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南坡的水通过汉江进入长江,北麓的水通过渭河进入黄河。不但在中国地理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文化差异也极为明显,比如“南草北木”“南米北面”“ 南人北相”等说法,均和此密切相关。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站在分水岭南望,山势渐趋平缓,植被极为丰富。但向北看去,却是山大沟深,气象万千。四季景色殊异,南北差别极大。为探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源,去年我曾多次走进此处,深入高山草甸深处,欣赏美丽的大秦岭。至今犹记深秋那次进山,漫山遍野、层林尽染,绿的生机勃勃,黄的金光灿灿,红的娇艳似火,在夕阳的照耀下,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尤其我们下到一个叫鸡窝子的山村时,对面山坡上阴阳交错、树影斑驳,刚好有几只大公鸡进入我们的视野,为这个地名做了最好的诠释。关于鸡窝子村的得名,也有两种传说:一是说该村有一处山坡,坡上有块大石头,石头下有几个石头窟窿,家鸡、野鸡常在此栖息、下蛋,甚至孵小鸡,因此,人们便将这此石窟窿称为鸡窝子。后来,鸡窝子周围住的人家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一个村落,人们就以鸡窝子命名,称这个村庄为鸡窝子。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还有一种说法,这里最早住的都是穷人,房屋特别矮小,他们结庐为舍,多为茅草棚,像家鸡栖息的窝棚,故被称为鸡窝子。解放前此处归宁陕县治,1950年划归长安县境,是长安区沣峪里的最后一个村子。村后的山梁上就是凤凰嘴、鹰嘴崖、王锁崖等山头,这些山头与高山断岩组成秦岭主脊地区的主要地貌特征,秦岭的高大、雄壮、威武、阳刚在这里体现的完善无瑕,有时你一不小心就会闯入一片原始的林区,箭竹、冷杉、还有大草甸令你目不暇接,而沣河的源头就藏在这些密林之中。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近日,我又一次来到这里。疫情虽然还未完全散去,但进山的车辆却一辆接着一辆,看不出有多大的影响。到达分水岭时,自驾车停得到处都是,阴坡上、林深处、山沟间,到处还留着很厚的积雪,与山下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春天好像是两个世界。但在积雪的下面,却是已经解冻的冰河。有时是一股细水,有时是一条小溪,有时甚至就是一块湿地,由这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渭河的最大支流。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从源头至峪口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165.8平方公里,峪内平均比降5.3%,峪口以上长年流水的沟道,东岸有石峡沟、红草河、南石槽、小坝沟、大坝沟、拐扒沟、东富儿沟、平沟等,累计长度35.9公里,其中大坝沟长达8.7公里;西岸有太平沟、四岔沟、蒿沟、西富儿沟、左龙沟等,累计长度12.7公里,其中太平沟3公里。一道道山来一道道岭,一条条沟来一条条河,秦岭山水美如画,什么时候走进这里都若人醉。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购《长安八水记》,赠《那山那水》

长安八水,环绕西安

《长安八水记》征订启事

《长安八水记》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共378页,定价116元(包邮寄)。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注:转款时烦请留全您的个人邮购信息,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并在第一时间安排邮寄。再次感谢您的支持!若有任何疑问,可拨打电话18092050086联系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