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灃峪口走到分水嶺 山水景色美如畫

灃峪是秦嶺七十二峪之一,也是子午古道經過的地方。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修建了從西安到四川萬源的公路,是在原來子午古道的基礎上修築的。這條路是西安去往安康的必經之路,因而車流量很大,也給偏僻的大山帶來了外界的熱鬧。在翻過秦嶺梁進入寧陝後,有一條繁榮的廣貨街,和這條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自從西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這裡過往的車輛雖然少了,由於自然風光秀麗,人文資源豐富,從灃峪口開始,既有豐德寺、淨業寺、三面佛、觀音山等佛教聖景,也有萬花山、九龍潭、光頭山等風景名勝,還有古子午關,亦稱石羊關,是長安的門戶,自然位置是十分重要。兩邊是壁立千仞的巨石,河水從僅有的一道門戶中流出。不論是秦未的楚漢戰爭,還是三國時魏延進攻長安走子午道,都與這一關口有直接的衝突,成為眾多峪中人流最多的一條旅遊路線。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從灃峪口進山,一路上都有河水相伴,只是越往山裡走,水愈少、河愈淺,到達秦嶺分水嶺時,幾乎連水都看不著了。這裡,既是長江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也是中國南北的地理分界線。南坡的水通過漢江進入長江,北麓的水通過渭河進入黃河。不但在中國地理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且文化差異也極為明顯,比如“南草北木”“南米北面”“ 南人北相”等說法,均和此密切相關。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站在分水嶺南望,山勢漸趨平緩,植被極為豐富。但向北看去,卻是山大溝深,氣象萬千。四季景色殊異,南北差別極大。為探尋“長安八水”之一的灃河源,去年我曾多次走進此處,深入高山草甸深處,欣賞美麗的大秦嶺。至今猶記深秋那次進山,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綠的生機勃勃,黃的金光燦燦,紅的嬌豔似火,在夕陽的照耀下,形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尤其我們下到一個叫雞窩子的山村時,對面山坡上陰陽交錯、樹影斑駁,剛好有幾隻大公雞進入我們的視野,為這個地名做了最好的詮釋。關於雞窩子村的得名,也有兩種傳說:一是說該村有一處山坡,坡上有塊大石頭,石頭下有幾個石頭窟窿,家雞、野雞常在此棲息、下蛋,甚至孵小雞,因此,人們便將這此石窟窿稱為雞窩子。後來,雞窩子周圍住的人家越來越多,並逐漸形成一個村落,人們就以雞窩子命名,稱這個村莊為雞窩子。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還有一種說法,這裡最早住的都是窮人,房屋特別矮小,他們結廬為舍,多為茅草棚,像家雞棲息的窩棚,故被稱為雞窩子。解放前此處歸寧陝縣治,1950年劃歸長安縣境,是長安區灃峪裡的最後一個村子。村後的山樑上就是鳳凰嘴、鷹嘴崖、王鎖崖等山頭,這些山頭與高山斷巖組成秦嶺主脊地區的主要地貌特徵,秦嶺的高大、雄壯、威武、陽剛在這裡體現的完善無瑕,有時你一不小心就會闖入一片原始的林區,箭竹、冷杉、還有大草甸令你目不暇接,而灃河的源頭就藏在這些密林之中。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近日,我又一次來到這裡。疫情雖然還未完全散去,但進山的車輛卻一輛接著一輛,看不出有多大的影響。到達分水嶺時,自駕車停得到處都是,陰坡上、林深處、山溝間,到處還留著很厚的積雪,與山下奼紫嫣紅、繁花似錦的春天好像是兩個世界。但在積雪的下面,卻是已經解凍的冰河。有時是一股細水,有時是一條小溪,有時甚至就是一塊溼地,由這涓涓細流匯聚成一條渭河的最大支流。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從源頭至峪口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65.8平方公里,峪內平均比降5.3%,峪口以上長年流水的溝道,東岸有石峽溝、紅草河、南石槽、小壩溝、大壩溝、拐扒溝、東富兒溝、平溝等,累計長度35.9公里,其中大壩溝長達8.7公里;西岸有太平溝、四岔溝、蒿溝、西富兒溝、左龍溝等,累計長度12.7公里,其中太平溝3公里。一道道山來一道道嶺,一條條溝來一條條河,秦嶺山水美如畫,什麼時候走進這裡都若人醉。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購《長安八水記》,贈《那山那水》

長安八水,環繞西安

《長安八水記》徵訂啟事

《長安八水記》已由西北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本書共378頁,定價116元(包郵寄)。

从沣峪口走到分水岭 山水景色美如画

注:轉款時煩請留全您的個人郵購信息,我們將對您的信息嚴格保密,並在第一時間安排郵寄。再次感謝您的支持!若有任何疑問,可撥打電話18092050086聯繫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