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之後輪到呼吸機?法拉利勞斯萊斯也開始轉產

口罩之後輪到呼吸機?一臺漲價24萬,法拉利勞斯萊斯也開始轉產

3月30日,據美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70萬例,達到704095例,累計死亡33509例。

70萬病例給人類社會帶去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先是口罩告急,再是口罩的原材料熔噴佈告急,現在,維持病人生命的重要防線,呼吸機告急了。

呼吸機缺口76萬

3月2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打電話慰問,約翰遜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需要呼吸機。”

美國重症醫學會估計,美國總共將有96萬名患者由於感染新冠病毒而需要使用呼吸機,但美國只有大約20萬臺。照這一估計,僅是美國,呼吸機的缺口就可能達到76萬臺。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口罩產量在2月份就已經達到了1.16億隻,但這一規模無法套用在呼吸機上。

作為高端的醫療設備,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漢密爾頓醫療,每年的呼吸機產量都只有15,000臺左右,雖然它已經在疫情中增產30-40%,但相較於巨大的缺口這點產量只是微不足道。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月26日報道,紐約已經允許兩名患者共享一臺呼吸機。

英國BBC網站此前稱,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已要求獸醫提供動物呼吸機,以幫助解決新冠病毒患者的呼吸機短缺問題。

《財經》雜誌此前曾報道,因為西班牙呼吸機短缺,有西班牙政府官員來中國工廠直接提貨,即使如此也還是錯過了最後一批呼吸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諸多國家紛紛要求國內企業進行呼吸機的轉產工作。

車企製作呼吸機恐遇難題

英國向勞斯萊斯、福特、本田和捷豹等車企發起呼籲,希望能轉產呼吸機以解燃眉之急。

美國也表示已經要求通用和福特兩大汽車製造商生產呼吸機。

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法拉利、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工廠正在與意大利呼吸機制造商商討合作,以增加醫療設備的產量。

但這次的車企們,可能沒法像以前那樣大發神威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醫用呼吸機可以從患者的生命體徵、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隨時調整氧氣的供應量,同時依靠伺服反饋控制系統,利用優化算法保持供氧頻率與患者呼吸同步。

這套系統對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任何零部件發生故障呼吸機都可能失靈,進而危及患者生命。

德國機械生產協會醫學技術負責人NiklasKuczaty表示,呼吸機是複雜的醫療產品,想在幾周或者幾個月之內實現生產是不可能的。

而根據《財經》的報道,就算是對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商來說,生產一臺呼吸機也需要40天的時間。而從零起步的跨界企業,甚至將花費18個月才能實現量產。

不過特朗普在週日的白宮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通用汽車的進度非常滿意,或許有強大製造能力的車企在這次的任務中又創造了奇蹟也說不定。

但對中國製造醫療設備的上市公司們來說,這次的忙可能真的幫不過來了。

三班倒也得做到六七月

以往的口罩等醫護物資中國還能靠著,但這次的呼吸機缺口實在太大,以至於中國的上市公司們紛紛表示幫不過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北京航天長峰股份有限公司已生產數百臺呼吸機,並仍有上千臺的生產任務訂單在排期中。

魚躍醫療董秘陳堅表示,目前呼吸機的日極限生產能力能達到700臺。

誼安醫療表示,為滿足海外呼吸機訂單的需求,公司已經全速運轉:工人實行三班制、研發人員上生產線,機器始終保持24小時不間斷地運行。

邁瑞醫療的工作人員甚至表示: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六七月,完全生產不過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呼吸機的價格直接飆升。

據《財經》報道,有的從2萬美元抬升到36800美元,有的從9300美元抬高到35000美元,甚至還有的型號直接從5萬元抬到15萬元,要現貨的話甚至價格還得翻個倍。

現在看來,疫情看似是對一個國家醫療體系的考驗,但在它的背後,對製造業的考驗或許更大。對美國等製造業發達的國家而言,這個問題或許還能解決,但對其他的很多國家來說,這個問題有可能會困擾他們非常長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