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說起玄奘西行,那自然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而在歷史上,真實的玄奘這一趟西行卻是名很順,但言不正。言,規則也。在西遊記當中,玄奘法師與唐太宗結拜為兄弟,為拯救黎民百姓,被唐太宗委以重任,然而這一切都是作者編撰的故事而已。在真正的史冊記載當中,玄奘和唐太宗連君臣都算不上,甚至於玄奘西行也根本就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同意,也就是說玄奘此番西行,其實是一場危險萬分的偷渡,真正的歷史其實是這樣的。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我們都知道玄奘法師,為了到天竺國取得真經是跋山涉水,經歷了各種劫難,然而其並非公派出國,也就是說出國經費方面那自然是自給自足。像小說開篇說的那樣,玄奘在大慈恩寺中也是很有名氣的一位名僧,因此當時想要去天竺取經向皇帝索取通關文書,卻被皇帝給拒絕了。一來,雖說當時處在開唐盛世,但畢竟國家建立沒有太長時間,西部邊境地帶的安全指數還是很低的,特別是像玄奘這樣的名僧。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萬一到了其他國家,將本國情況悉數告知,那豈不危險,再者玄奘好歹也算是有名的人才,皇帝心想,哪有將自己國家的人才拱手讓人的說法,因此果斷拒絕了。甚至於不讓他離開長安地界,沒辦法,誰讓皇帝是老大。玄奘沒有西行成功,留了下來,然而在貞觀三年之時,天降大災,很多農民到城裡來乞討。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此時,玄奘也看到了出關的機會,因為流民太多,他就喬裝打扮一番,隨著這些其他的農民混出了城關。但怎麼說這也算是偷渡,如果被抓個現行,那肯定是要處死的,而玄奘所走的那一條路也就是絲綢之路,在路過蘭州之後,也就到達了當時還冒著硝煙的涼州。當時突闕氾濫,為了對抗突厥軍隊,涼州城門是緊閉不開,這下可把唐僧給攔住了。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也幸好當時的皇帝是李世民,心慈手軟,得知高僧要向西行,甚至到達了涼州,也只是勸他回去,並沒有採取什麼強制的措施,但是玄奘也是內心堅定之人。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我們的玄奘法師竟然在城頭上放下一根繩索就這樣出了城門,當時守著涼州的大將叫做李大亮。

大亮聽聞高僧竟然丟了,趕緊派人前去緝拿,但是派去的士兵好巧不巧的對於佛家非常的敬仰,對於玄奘的此番西行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再加上玄奘法師的明星效應。儘管被他抓住了唐僧,但是他還是悄悄地將玄奘放走了。

而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雖然說西行的道路上非常不安全,有沙漠、有猛獸,遇到多少危險暫且不提,好在結果還不錯,被他成功的找到了天竺國,也就是印度佛教。在那裡他克服語言的困難,學會了當地的各種佛家學說。學會之後也沒有留戀當地國王還有各路王公貴族的挽留,直接就回了盛唐。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當時唐太宗已然不在,在位的是唐高宗,唐高宗看到如此人才,還念著國家,甚至還帶來了這麼多的佛教理念,這對於當時的統治與國家的穩定有著極大的幫助。

於是乎,國家自然支持玄奘法師開宗立教,將自己17年所學的學說盡皆傳於天下,此番豐功偉績,不得不令人讚歎、唏噓,雖然歷史上寫的不如小說裡的精彩,但是其中磨難,其中堅持,望大家仔細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