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盼盼魂斷燕子樓的真相

《青樓韻語》裡收集了180位女詩人的作品,這些詩人在身份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出身青樓,是所謂妓女詩人。由於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屬性,這部作品裡的大部分女詩人不見著錄於歷史,因而生平失傳。坊間傳聞則大多出於茶餘飯後的消遣目的、充滿了詆譭與扭曲,因而可靠性很差,使人無法瞭解真相。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女詩人,由於和當時的文化名流有關,所以留下了簡短的生平記錄,關盼盼就是其中一位。《青樓韻語》一書收錄關盼盼詩四首,其中個別字句與現代通行版本有差異。

關盼盼生於唐德宗貞元三年(787),相貌出眾,精通詩文,有著很高的舞蹈天賦,還有一個好嗓子,因而在恩客,也就是嫖客中名氣很大。駐守徐州的節度使張愔很喜歡她,花重金將她從妓院贖了出來,禮聘為側室。張愔雖然是一位武將,但是卻頗通文墨,對關盼盼的詩歌十分讚賞,在職期間與盼盼詩酒酬唱,如影隨形,用情深重。

詩人白居易遊徐州,張愔開宴為之接風,關盼盼為之執壺敬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做為主人的張愔命歌姬為貴賓表演舞蹈,作為最後的壓軸行節目,關盼盼表演自己最擅長的“霓裳羽衣舞”,令白居易大為讚賞,當場寫下“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這樣的句子。

元和初年(806),唐憲宗詔命張愔為工部尚書,但未及上任,不久病故,葬於洛陽北邙。張氏一死,家中的姬妾大多流散,只有關盼盼念及舊情不肯離去。張氏府邸易主之後,關盼盼帶著女僕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附近的燕子樓隱居,幾乎與世隔絕。

燕子樓位於雲龍山麓,是張愔生前為關盼盼所建的別墅,環境十分優雅,景緻宜人。她早已心如死灰,對世間的繁華不屑一顧。儘管她早年間的豔名依舊在世間流傳,然而對她本人而言,卻像是他人的事。她不再歌舞,也懶於梳妝,在燕子樓度過了十年無人打擾的時光。

元和十四年(819),素來關心關盼盼生活的張仲素(曾任張愔屬官)拜訪白居易,特地帶來盼盼的近作——《燕子樓新詠》三首:

其一: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其二: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人思悄然;

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一十年。

其三: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

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關盼盼將自己十年來苦守樓閣,身為未亡人的苦境全部寫進了詩中,對於詩人來說,詩歌是一種釋放,同時也是一種安慰。白居易想起當年張氏夫婦款待自己的境況,也大為神傷。因而寫了三首和詩:

其一: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

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其二:

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

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

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張仲素回到徐州後,將白居易的和詩交給了關盼盼,不久關盼盼身故。關於關盼盼的死,後世眾說紛紜。附會的說法認為,是白居易逼死了關盼盼。尤其是白居易詩中“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之句,更成了逼死關盼盼的證據。純粹就是詩意而言,這兩句詩是感慨之句,大意是說好友張愔墳上的樹木都可以做柱子了,怎能不教紅粉佳人相思成灰。詩無達詁,對詩歌的曲解往往導致對事件的不同理解。由於白居易詩名很大,而關盼盼又出身妓女,因此就成了所謂“話題”,加上無聊文人的杜撰,則事件變得更加詭譎。那麼,關盼盼的死是否真的和白居易無關呢?我們當然不必為這位大詩人洗地,還是由讀者從詩裡去判斷吧。


關盼盼魂斷燕子樓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