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寒假,各地开学消息不断传来。这几天无意间看见一则关于老教师的消息:据说一名校长给乡村工作三十年的老教师发放荣誉证书,老教师竟然当着校长面撕毁了。

也许教师当的久了,笔者多少有点怀疑主义的毛病,啥事情都要讲个依据。看到那篇帖子,马上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除了两篇引用这个案例的文章,并没有相关的报道。或许事情本来就小,没有什么新闻效应。也或许这个事情放不上台面,不能过于渲染传播。

笔者以为,联系教师工作实际,老教师做出如此举动,现实中不是没有可能性。面对荣誉,为何当场撕毁?——老教师觉得这张证书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证书让他觉得没面子,甚至还有羞辱意味!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老生常谈幸听之:关于教师地位


迄今为止,谁都不能否认,教师是个清贫的职业。虽然有人算过账,说鲁迅那个年代,教师收入很高,高到让鲁迅有实力“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鞭挞丑恶的先锋。客观地说,那个时代到底也算不上教师的黄金时代,普通知识分子和教师,恐怕很难比得上鲁迅那样著作等身,一呼百应的民族脊梁们!

“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这话不知道啥时候兴起的,但我记忆深刻,因为早年读过一本书,阿城的《孩子王》。而我现在的同事,一名60后老教师,还说过一句更加让人跌眼镜的关于教师的话。
九几年,同事大学出来当老师。那时社会上针对“脑体倒挂”现象,流行一种说法,“造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脑力劳动在当时不值钱可见一斑。他说他的同事更会调侃,每当说起那些放弃公职,下海经商的人,羡慕之余总会感慨说:“当个老师,不如吊死”!

第一次听见同事说这句话,先是觉得很有喜感,静下来还是心里默认:那个年代当老师不易!现在,进编制当老师,可不是那么容易,哪里会让人走投无路想着“吊死”!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当年那些“孩子王”已经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时光倥偬,一晃过去2,3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工作的那批人,渐渐也都接近退休年龄了。他们是改革开放后,理想主义旗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也曾经热血激荡,他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曾经关心诗和远方。


但现实却并不都是那么充满诗意。在中小学,就算你不是在乡村小学,而是在全国千千万万所学校的任一所。如果一名教师工作了30年,没有努力得到一官半职,没有各种名誉加身,就算年轻时侯多么拼命努力,到老了也不过两种选择:

——要么我行我素、口无遮拦,成为《红楼梦》里无所顾忌的焦大,被人马粪填嘴,禁止乱说。

——要么就谨小慎微,扣扣索索,在某种程度的“鸡嫌狗不爱”中,肩负自己一份担子,喂养自己应有的良心,默默盼着退休的日子到来。
那名当着校长面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的乡村教师,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也是在九零年代早期,或者八零年代末期吧。如今岁月已远,他早就没有了反悔的筹码,也没有了骄傲的资本。他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一本不被世俗看好的证书,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可这能争得来吗?那位老教师的行动,就是结果!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奉献三十年,让荣誉看得见

“三十年荣誉证书”,并不是教育领域独有,更不是乡村教师专宠。不少行业,在员工工作奉献30年的时候,都会开大会,写横幅,送红花,大张旗鼓地表彰他们,表彰他们几十年的坚守和付出。通常形式做的很到位,用现在的话来说,既然是荣誉,那就得有点仪式感

我们不妨看几张其他行业的“三十年荣誉证书”,有水电水利部门的,有新闻是出版署的,有国家统计局的……三十年是一个人一生快一半的岁月了,没有功劳有苦劳,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既可以告慰老人,也可以让年轻人看到希望,何乐而不为呢?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水利电力部门“三十年荣誉证书”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国家统计局“三十年荣誉证书”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国家新闻出版署“三十年荣誉证书”

面对证书,老教师的心声

这拨给乡村教师发放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是2015年开始,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保障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一项举措。乡村教师队伍一直面临着人才留不住、留不长的问题。留住教师,也就是留住了乡村教师的希望,留住乡村孩子的未来。对于乡村教师三十年荣誉证书,广大乡村教师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苦了三十年,累了三十年,守了三十年,换来一纸轻飘飘的证书,我们的坚守,不需要一张纸证明!

有人说:都说荣誉无价,既然是荣誉证书,就应该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若只让人感到苦涩与无奈,又何必有此证书?

有人说:这张证书可以裱起来挂在大门口用来“防盗”,小偷看见了,也会为自己背叛老师教诲而良心不安,更不忍对如此清苦一生的人伸出贼手。

有人说:这张证书应该妥善保管,以此教育子女,择业需谨慎,切记莫入此行……

较之荣誉,老教师们更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发自内心的认可。不以成败论英雄,不凭职位论薪酬,提高老教师们的工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希望荣誉证书不仅好看,还能赋予相应的实质性奖励政策,让荣誉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才不辜负那些坚守乡村大半生,付出人生美好光阴的老教师。

那位当着校长面,把荣誉证书撕碎的教师,如果能感受到这张证书的分量,看得见一辈子付出得到理解和报偿,又怎么会做出无奈之举,让校长难堪呢?

校长面前撕碎“三十年荣誉证书”,折射出老教师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结束的话]


三十多年,不求桃李天下,只求无愧于心。也许,乡村老教师不需要证书来印证他们的荣誉,在每一批学生毕业的那一刻,教师们就已经拿到了他们的荣誉证书,三十年岁月,证书在他们心里堆得足以支撑起他们坚守过的乡村岁月。如果“三十年荣誉证书”跟别的证书一样香,谁都会视若珍宝,悉心收藏,怎么会使气把它撕碎呢?

近日又有消息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对2020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督导作出具体安排,要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到位!对此,教师们早已满心欢喜、翘首盼望了。

希望这次行动中,老教师们能够得偿所愿。如果能用看得见的工资增长,加持他们手中的荣誉证书,相信他们一定能喜气洋洋,开心地收好一份厚重的关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