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眼前的美好

也許美好的東西都是那麼短暫,才讓我們對於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倍加珍惜。

這幾日,心緒頗為不寧,一來新冠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已經就要開學了,二來清明節臨近四處奔走祭掃失去的親人,加上來的不早不晚的清明前的雨水,連日陰雨,淅淅瀝瀝,慘慘慼戚,古詩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真是一點不假。

昨天和三叔、小姨夫等人一起去蔣垛鎮公墓祭掃了一位英年早逝的醫生,他是疫情剛剛席捲中華大地的那幾天去世的,是一位很好的呼吸科的大夫,平時工作盡職盡責,待人很是熱情,特別肯幫助人,親戚裡好幾個人都是拖他的福找到了一世的好飯碗,還有找他幫忙上了想讀的高中的,還有找他安排床位的,只要能力所及他都樂意幫忙,農曆年前除夕夜之前他倒在了工作崗位上,雖然醫院的同事盡了最大的努力也終究沒能挽回他的生命,留下了深愛著的他的在同一個醫院當護士的老婆和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姑娘。由於疫情期間交通管制,而且泰州發佈了居家不要出門的嚴格命令,加上農曆新年,遺體告別儀式一直拖到了大年初六,匆匆時光,一晃幾個月過去了,清明快到了,疫情也好轉了一些親人們才相約去墓地看了一次。

今天又是小雨中雨大雨連軸轉,我和爸爸一起去公墓給爺爺奶奶還有二叔祭掃。爺爺奶奶去世好多年了,二叔卻是年前二十幾夜早起突發腦梗去世的,二叔說了句“頭好暈”,然後就沒有再說一句,120救護車趕來的時候實際上二叔早已沒有了呼吸,但還是一番救治,然後無效宣佈死亡。

以前我可算是個徹底的“樂天派”,一場疫情之前親人中有兩位都才50幾歲就猝然離世,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年危機”。

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那麼年少輕狂,那麼意氣風發,剛騎單車那幾年曾經最遠一天騎行里程超過330公里,後來卻不幸左臂尺橈骨骨折,傷愈之後漸漸不怎麼騎車,改成了跑步,也曾經最瘋狂的時候一連7天每天跑20公里就為了完成跑跑網的一個活動,也曾經風雨無懼地參加過泰州30天挑戰打卡300公里的活動,騎車的時候曾經想象過一個人騎上單車暑假去北京的場景很多次,跑步的時候曾經想象過像陳盆斌那樣100天挑戰100個半馬跑步去環遊大江蘇。

珍惜眼前的美好


珍惜眼前的美好

可是,現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爸爸媽媽也都60大幾歲了,孩子也快20歲了,幸好爸爸媽媽身體還算康健,如果他們有個什麼小毛小病怎麼得了,孩子就大了農村人說的用錢的日子到了,現在疫情之下哪樣生意好做,哪樣錢好賺,自己的身體自己也有感覺,記憶首先大不如前,常常拿著剪刀找剪刀,而且夜裡睡眠質量也不像以前那麼踏實,老婆也有時身體染恙,中年人鴨梨山大,成年人的詞典裡從來就沒有容易兩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