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漢朝是一個英雄的時代,韓信、衛青、趙充國、霍去病都是所向披靡的偉大將領,他們用自己的血汗吹響了大漢帝國響徹寰宇的最強音。而這些名將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整個國家齊心協力的付出和同仇敵愾的鬥志。舉國上下凝聚成了一個整體,兵源、糧草、輜重、武器都是民心所鑄,民意所向。而漢代在戰爭中也擁有了一套早期軍事體系,實現了不同軍兵種之間的協調以及不同作戰任務的分配。還出現了樓船將軍、材官將軍等帶有明確指向和職能屬性的軍事單位,正是在這套作戰體系之下,漢朝才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其具體的情況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漢武帝北征匈奴


漢朝早期的軍事制度構建

漢朝時期的官員隊伍中實際上沒有出現明確的文武之分,並沒有職業軍官。其軍事戰爭體系也是逐步發展起來的。據《後漢書》記載:

“將軍,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將軍,次驃騎將軍,次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

當時還存在大量的如輕車將軍、伏波將軍等雜號將軍,屬於“皆主征伐,事訖皆罷”的非常置官員。西漢時期是以符節作為調動部隊的憑信,任何人只要持有皇帝的符節就可以前往地方州郡調兵。比如武帝建武二年“ 閩越圍東甌,東甌告急。遣中大夫嚴助持節發會稽兵,浮海救之。”後期隨著軍事戰爭的頻繁,亟需國家設立專職的軍事將領作為防衛疆土、領兵作戰的統帥。各項將軍的數量就開始逐漸增多,比如驃騎將軍(票騎將軍)就是在漢武帝封霍去病為票騎將軍後才正式出現,並且成為了正式的官職之一。而“驃騎”一詞,顧名思義就是掌管最精銳騎兵的將軍,這也符合霍去病的戰爭表現。霍去病第一次作戰就“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在之後的幾次大型會戰中,霍去病基本上也是率領著千挑萬選的精銳騎兵,一馬當先,直衝敵營。史書記載:“去病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所以,以“驃騎”一詞最能描述霍去病麾下的兵種,既是他的官銜名稱,也是其執掌部隊的完整詮釋。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衛青、霍去病像


在西漢早期,國家的軍隊之中就已經出現了不同的兵種。比如有專門負責水戰的將軍名號:伏波將軍、樓船將軍等,據《漢書》記載:

“漢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將軍楊僕出豫章,下湞水;歸義越侯嚴為戈船將軍,出零陵,下離水;甲為下瀨將軍,下蒼梧。”

這四路大軍是漢武帝征伐南越的部隊,主要以水軍為主,所以將軍名號大多與水有關。不僅如此,參與此次作戰的路博德在數年後因為受兒子謀反牽連,被免官。一年後轉調西北,負責建設居延要塞並在附近組織屯田和防守,他的名號也就變成了強弩校尉。“強弩”就註明了其在西北負責防禦的工作職能。弩是當時西北地區的主要武器,在今天甘肅金塔地區出土的簡牘中也有大量的記載。而且無獨有偶,東漢建武時期交趾地區(故南越地區)爆發了“二徵姐妹叛亂”,漢光武帝十八年“遣伏波將軍馬援率樓船將軍段志等擊交阯賊徵側等”。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將軍號說明當時的漢朝軍制之中已經存在了兵種的區分。而伏波將軍、樓船將軍正是負責水軍的將軍。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古代戰船模型

此外,位比三公的將軍中,“衛將軍”也有特殊的所在。它所執掌的是京師的宿衛力量,也可以視為負責京畿衛戍的將軍,簡稱為“衛將軍”。較早的衛將軍是漢文帝繼位初的宋昌,他原本是漢文帝劉恆作代王時的代國中尉。代王劉恆剛剛進入長安時,就以宋昌來負責京畿的防務,主管長安的南北軍。據史書記載:“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衛將軍所統領的是漢朝的京畿衛戍部隊,這支部隊在平時屬於後備力量輕易不上前線,在經濟緊張時期還曾經被裁撤過。不過在危機時期,這支軍隊還會吸納其他的軍兵種部隊來進行協同作戰。如文帝三年

“ 五月,匈奴入居北地、河南為寇。上幸甘泉,遣丞相灌嬰擊匈奴,匈奴去。發中尉材官屬衛將軍,軍長安。”

這次匈奴來犯得非常深入,已經達到了河南郡,因此需要調集原本屬於中尉的材官部隊來進行協同作戰,駐守長安以防不測。材官就是漢朝的特殊軍兵種部隊之一,主要負責屯駐和防禦,類似於後世的工兵部隊。平時大部分設置在郡國之中,少部分歸屬九卿之一的中尉。戰時會從各郡國之中抽調,基本上大多是配合作戰。比如宣帝神爵元年,“募三河、潁川、沛郡、淮陽、汝南材官,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騎士、羌騎,詣金城。”材官部隊也是漢代調動次數比較多的特殊部隊,在西漢的多次大規模會戰中都有材官將軍負責率領材官部隊進行作戰。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漢代材官將軍印


漢代除了水軍樓船和防禦材官之外的特殊軍兵種主要有車騎、輕車、騎士等幾類。分別由不同的將軍在戰時負責管理和調度,將軍也冠以與部隊相對應的名號進行指揮作戰。其中的車騎部隊是重裝車兵和騎兵的組合,屬於漢朝的王牌部隊之一。文帝十四年,匈奴入侵,“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人。”車騎這支部隊也經常和其他的部隊協同作戰,

“景帝中三年秋,蝗。先是,匈奴寇邊,中尉不害將車騎材官士屯代高柳。景帝后元二年春,匈奴入雁門,太守馮敬與戰死。發車騎材官屯。”

由於這支軍隊的數量較多,位高權重,所以它的統率車騎將軍也就成為日後漢代軍事體系中除了大將軍、驃騎將軍之外的第三號人物。前文所講的“驃騎”是漢代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那麼“騎士”就是普通的騎兵部隊。在戰爭中歸屬驍騎將軍統屬。而“輕車”部隊是相較於車騎部隊而言的輕裝車兵,屬於輕車將軍統率。這兩支部隊是漢代的快速機動部隊,雖然不是最精銳的尖刀部隊,但是在平坦道路上卻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史書記載:

“益以邊郡之良騎。令明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當之。平地通道,則以輕車材官制之。兩軍相為表裡,各用其長技,衡加之以眾,此萬全之術也。”

這當中指的就是漢代的協同作戰理念。在險要地帶以騎兵抵擋,在平坦道路以輕車材官制衡敵人。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漢軍作戰


漢代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現得最為完備的一次戰役就是漢武帝繼位初始,在馬邑伏擊匈奴的馬邑之戰。據《漢書》記載“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三十萬眾屯馬邑谷中,誘致單于,欲襲擊之。”這場戰役中可以明顯看出,是以三公之一的韓安國作為主將,李廣作為驍騎將軍管理騎兵部隊,太僕公孫賀作為輕車將軍管理輕車部隊,太中大夫李息作為材官將軍管理材官部隊。而此次戰役的策劃人大行王恢作為將屯將軍,多兵種多部隊進行協同作戰。雖然這次戰爭沒有取得原有的戰略目標,可顯示出漢朝軍隊已經出現了體系化協同作戰的雛形,為後來衛青、霍去病宣威朔漠,封狼居胥打下了深厚的鋪墊。元光六年,漢武帝大舉攻打匈奴,

“拜衛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

這樣的協同作戰與之前的戰役經驗實際上是一以貫之的。這類多軍種協同作戰的軍事體系一直延續到了東漢時期。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詔曰:“今國有眾軍,並多精勇,宜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令還復民伍。”從此之後,漢朝原有的協同作戰才變成了由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負責的等級化指揮作戰。由前、後、左、右將軍和徵東、徵西、徵南、徵北將軍負責不同方向,不同類別的軍事作戰。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馬邑之圍地圖


漢代形成多兵種作戰的歷史原因

漢代時期已經形成了較為樸素的多兵種協同作戰理念,其具體的歷史淵源大致如下幾點。 首先,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存。秦漢時期的軍事體系還是脫胎於西周乃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基本架構,國家內部依舊存在著車兵,步兵,騎兵等多個兵種的部隊。在春秋戰國時期,車兵是戰爭中的重要作戰力量,步兵雖然佔據了軍隊的大多數但是戰鬥力沒有車兵高。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騎兵成為了決定戰爭走向的重要砝碼。騎兵的快速機動力可以很快地將步兵方陣衝散,進行分割打擊。但是,在春秋時期列國並沒有實現多兵種的協同作戰。這種觀念到了漢朝才最終誕生。漢朝建立後,軍隊中保留了輕車、騎士、材官、樓船等軍兵種。在總結春秋戰國的經驗之後,漢朝武帝時期實現了不同兵種之間的配合作戰。比如漢武帝寵信衛青,曾經提及“初,武帝以衛青數征伐有功,以為大將軍,欲尊寵之。以古尊官唯有三公,皆將軍始自秦、晉,以為卿號,故置大司馬官號以冠之。”由此看來,漢代的軍制是在繼承了周秦以來的戰爭策略的基礎上不斷髮展演變而來的。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春秋戰國的車兵


其次,單一部隊作戰戰鬥力不強。戰國時期,趙國有強大的騎兵,魏國有魏武卒軍團,齊國有千乘兵車。但是最終都沒有在強大的秦軍面前討到半點便宜。究其根本就在於沒有做到兵種之間的配合作戰,各懷鬼胎致使功敗垂成。漢初,高祖劉邦被匈奴擊敗困於白登山,原因之一就是各軍隊之間的配合不好。《漢書》記載:

“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三十餘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

從中可見,高祖應該是率領騎兵先行,後續的步兵沒有及時跟上,因而被匈奴分割包圍。自此之後,漢朝就開始注重各部隊之間的配合。英布謀反後,高祖命令“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萬人為皇太子衛,軍霸上。”高祖駕崩前,“發車騎、材官詣滎陽,太尉灌嬰將。”樁樁件件都透露出漢朝如果還是單兵種各自為戰,那麼在日後的戰鬥力必然會大損。特別是面對匈奴騎兵時,單一兵種很難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所以,漢朝的軍隊構建逐漸朝著多兵種方向發展。

“宣威朔漠,封狼居胥”,透視戰爭背後的漢朝多兵種協同作戰體系

白登山之圍


最後,軍隊將領體系和穩定的軍事制度還有待成熟。雖然漢朝已經出現了協同作戰的早期概念,但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沒有在制度上形成實際變革。在武將制度的設計上仍然保留著“將軍不常置,事訖皆罷”的用人原則。因而,將軍的數量是隨著戰爭規模而時刻增減的。這也導致了只能按照部隊的兵種來設置將軍,是以部隊為核心基準點,而非以將軍為核心基準點。所以,在軍隊不同軍兵種之上出現了繁多的將軍名號。各將軍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形成了從部隊系統到指揮系統的多兵種合作局面。

綜上所述,由於漢代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部隊基本架構,車兵,騎兵,步兵等部隊依舊是軍隊的主要力量。到了漢代,冠之以車騎、材官、騎士、輕車等不同的將軍名號來區分軍兵種。在漢武帝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漢朝軍隊真正實現了不同兵種之間的協同作戰,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這既是中國軍事史上的重大成就,同時也對於後代的軍事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