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武汉等着你!

3月的江城,已是春光满城,院子里的桂花树长满了倔强的嫩芽,从树的四面八方向上延展张开了臂膀。想必武大的樱花也早从老图书馆开到行政楼,香气飘满在整个珞珈山。

英雄的武汉等着你!

连日来,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疫情持续好转,湖北(除武汉外)也正式解除离鄂通道管控。大家也正在从疫情初期的恐慌转为对疫情结束后复工、踏青的期盼了。

武汉,一座给人们留下太多记忆的城市,她被长江和汉水怀抱而分割,时而温婉时而暴躁多变,无论是夏日的酷暑抑或冬天的严寒,都让外地人叫苦连连,但本地人却能苦中作乐。

夏天的傍晚,大人们会带着小孩到汉江或长江边上游玩,回家后家家竹席排对排地堆在屋外,孩子们在妈妈芭蕉扇的微风下和故事声中入梦。随着城市的扩展,原有的小阁楼都变成了现代化的高楼,汉口沿江也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沿江公园,夏日里孩子们也吹着空调在游泳馆里玩耍了。我们不免怀念过去,但如今景象更新,人气渐旺,都市繁华,江滩美景,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

虽然,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但等疫情结束,又是那个春暖花开的武汉。全国人民在疫情期间这么关心武汉,也希望大家等疫情过后来武汉走走看看。对初来武汉的人,我一定会推荐大家坐坐游船或轮渡,看一桥一楼一校——长江大桥、黄鹤楼和武汉大学。武汉被长江汉水分割成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当年的万里长江第一桥长江大桥就是贯穿武汉三镇,并从武昌的蛇山大桥飞架至汉阳的龟山。所以观看武汉的江景,最好的是爬上黄鹤楼第5层的顶楼去,在那里可以俯瞰长江大桥和三镇江景。

英雄的武汉等着你!

武汉现在已经有11座长江大桥和许多风景名胜,但是在江城人心里最热爱的仍是那座最古朴的大桥和黄鹤楼。

记得小时候,讲起黄鹤楼和长江大桥的故事时,长辈们眼里都含满泪花。历史上,黄鹤楼屡毁屡修。每次,都是武汉人自筹物资用扁担挑土挑砖把楼修起来。在武汉人眼里,黄鹤楼就是我们的家国情怀。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武昌的桥墩处正是原黄鹤楼旧址武昌蛇山黄鹄矶头。所以1981年在离大桥1000米外的蛇山峰岭,复建了今天的黄鹤楼。在修建长江大桥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和物资都很匮乏,周恩来总理组织了全国最优秀的工程师,在前苏联专家的协助下,众智众筹把桥修建起来。当时没有大型的工程机械,大桥两边桥墩的土方都是几十万武汉人一扁担一扁担挑出来的。没有钱买钢材,武钢就无偿供应;没有水泥,黄石的华新水泥就提供……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于1957年竣工。

英雄的武汉等着你!

1956年,毛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黄鹤楼、长江大桥的发展史也是武汉人生生不息的奋斗史。

英雄的武汉等着你!

来武汉另一个不得不看的是武汉大学。在湖北人心中,她是中国最美也是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当年两湖总督张之洞来湖北,发动了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还积极地创办新式学堂,如湖北的武汉大学(自强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农务学堂)等。上世纪30年代,武汉大学还启动了引才计划,在珞珈山腰东南、东湖之北,修建了18栋老别墅,供国内外学术大家来武大讲学居住。1937年—1938年,武汉保卫战期间,日寇的飞机在上空飞翔,中国的将士们在武大操场上宣誓守卫每一寸国土。后来,武大被日军占领,种下了耻辱的“28株樱”,最终因生长周期问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然消亡。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日本向中国赠送了1000株樱花,周恩来总理拨给武大500株,种在现半山庐的两旁。再后来,日本友人陆续捐赠樱花给武大,栽种在樱花大道、行政楼、人文科学馆路两旁……如今,武大的1000多株樱花已经成为人们踏青的胜地,也是中日友谊的象征。

疫情趋缓,防控依旧,待疫情结束后,欢迎大家携手来武汉看樱花、吃热干面……我们武汉人在这里等着你们!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常务副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