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武漢等著你!

3月的江城,已是春光滿城,院子裡的桂花樹長滿了倔強的嫩芽,從樹的四面八方向上延展張開了臂膀。想必武大的櫻花也早從老圖書館開到行政樓,香氣飄滿在整個珞珈山。

英雄的武漢等著你!

連日來,都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疫情持續好轉,湖北(除武漢外)也正式解除離鄂通道管控。大家也正在從疫情初期的恐慌轉為對疫情結束後復工、踏青的期盼了。

武漢,一座給人們留下太多記憶的城市,她被長江和漢水懷抱而分割,時而溫婉時而暴躁多變,無論是夏日的酷暑抑或冬天的嚴寒,都讓外地人叫苦連連,但本地人卻能苦中作樂。

夏天的傍晚,大人們會帶著小孩到漢江或長江邊上游玩,回家後家家竹蓆排對排地堆在屋外,孩子們在媽媽芭蕉扇的微風下和故事聲中入夢。隨著城市的擴展,原有的小閣樓都變成了現代化的高樓,漢口沿江也建成了中國最大的沿江公園,夏日裡孩子們也吹著空調在游泳館裡玩耍了。我們不免懷念過去,但如今景象更新,人氣漸旺,都市繁華,江灘美景,這一切也都是美好的。

雖然,武漢被按下了暫停鍵,但等疫情結束,又是那個春暖花開的武漢。全國人民在疫情期間這麼關心武漢,也希望大家等疫情過後來武漢走走看看。對初來武漢的人,我一定會推薦大家坐坐遊船或輪渡,看一橋一樓一校——長江大橋、黃鶴樓和武漢大學。武漢被長江漢水分割成武昌、漢陽、漢口三鎮,當年的萬里長江第一橋長江大橋就是貫穿武漢三鎮,並從武昌的蛇山大橋飛架至漢陽的龜山。所以觀看武漢的江景,最好的是爬上黃鶴樓第5層的頂樓去,在那裡可以俯瞰長江大橋和三鎮江景。

英雄的武漢等著你!

武漢現在已經有11座長江大橋和許多風景名勝,但是在江城人心裡最熱愛的仍是那座最古樸的大橋和黃鶴樓。

記得小時候,講起黃鶴樓和長江大橋的故事時,長輩們眼裡都含滿淚花。歷史上,黃鶴樓屢毀屢修。每次,都是武漢人自籌物資用扁擔挑土挑磚把樓修起來。在武漢人眼裡,黃鶴樓就是我們的家國情懷。1955年修建長江大橋時,武昌的橋墩處正是原黃鶴樓舊址武昌蛇山黃鵠磯頭。所以1981年在離大橋1000米外的蛇山峰嶺,復建了今天的黃鶴樓。在修建長江大橋時,我國的工業基礎和物資都很匱乏,周恩來總理組織了全國最優秀的工程師,在前蘇聯專家的協助下,眾智眾籌把橋修建起來。當時沒有大型的工程機械,大橋兩邊橋墩的土方都是幾十萬武漢人一扁擔一扁擔挑出來的。沒有錢買鋼材,武鋼就無償供應;沒有水泥,黃石的華新水泥就提供……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舉世聞名的武漢長江大橋於1957年竣工。

英雄的武漢等著你!

1956年,毛主席在暢遊長江後,寫下了千古絕唱《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黃鶴樓、長江大橋的發展史也是武漢人生生不息的奮鬥史。

英雄的武漢等著你!

來武漢另一個不得不看的是武漢大學。在湖北人心中,她是中國最美也是最優秀的大學之一。當年兩湖總督張之洞來湖北,發動了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還積極地創辦新式學堂,如湖北的武漢大學(自強學堂)、華中農業大學(農務學堂)等。上世紀30年代,武漢大學還啟動了引才計劃,在珞珈山腰東南、東湖之北,修建了18棟老別墅,供國內外學術大家來武大講學居住。1937年—1938年,武漢保衛戰期間,日寇的飛機在上空飛翔,中國的將士們在武大操場上宣誓守衛每一寸國土。後來,武大被日軍佔領,種下了恥辱的“28株櫻”,最終因生長週期問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自然消亡。1972年,中日恢復邦交,日本向中國贈送了1000株櫻花,周恩來總理撥給武大500株,種在現半山廬的兩旁。再後來,日本友人陸續捐贈櫻花給武大,栽種在櫻花大道、行政樓、人文科學館路兩旁……如今,武大的1000多株櫻花已經成為人們踏青的勝地,也是中日友誼的象徵。

疫情趨緩,防控依舊,待疫情結束後,歡迎大家攜手來武漢看櫻花、吃熱乾麵……我們武漢人在這裡等著你們!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常務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